文丨福林媽咪
生孩子容易嗎?
男人不理解,會說「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功勞能有多大?」
婆婆不心疼,會說「女人都要生孩子,就你矯情?」
只有媽媽會在產房門口看著進去的女兒默默流淚心疼。
生孩子到底「容易不容易」?
我們都知道,順產很痛,是所謂「十級疼痛」,生理上很難承受,有人搞出過分娩體驗儀讓男性來體驗,一般到三四級就很難忍受了。
但其實,剖腹產也沒有那麼簡單。
你以為剖腹產麻醉下下去之後睡一覺,醫生在孕婦肚子上劃一刀就能看到寶寶了?
並不是!
剖腹產不是剖一層,是剖七層!要不然為什麼剖腹產手術縫合需要1個多小時呢?
在2000年,墨西哥一位孕婦曾經給自己做過一場剖腹產手術。
她不是醫生,家住一個小鄉村,丈夫在她分娩那天去了酒吧喝酒,這裡交通不暢,人煙稀少,沒有人可以幫她。
在宮縮疼痛12個小時孩子都沒有出來之後,她明白這樣下去不行,她必須救自己和孩子的命,於是她拿起一把刀,在自己肚子上劃了一個足有17厘米長的口子。
然後,她就發現剖腹產根本不是切一刀就可以了,在劇烈的疼痛下,她又切了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
最後,她終於見到了子宮裡的孩子,但堅持到這裡,她已經痛到不行,暈倒了。幸好之後急救隊趕到了,把這個母親和孩子都救了起來,堪稱醫學史上的奇蹟。
我在生娃之前,一直認為剖腹產和順產比多了「一刀」,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剖腹產不是西瓜,而是切「洋蔥」,人的身體組織,是像洋蔥一樣一層一層的。
第一層:皮膚層;
第二層:皮下脂肪層,每個人厚度不一樣;
第三層:堅硬的前鞘層;
第四層:肌肉層;
第五層:後鞘層;
第六層:腹膜;
第七層:子宮;
切開子宮後,才能看到孩子,把孩子取出來,就開始了一層一層的縫合。
雖說孕婦全程是處於麻醉狀態的,但是剖腹產過程對身體的傷害是實實在在的,產後需要慢慢恢復。
而且,在某些緊急的情況下,可能還需要「生剖」。比如順產進行到一半,出現了緊急情況,或者產婦出現臍帶脫垂、胎盤早剝、子宮破裂等危險的情況,都是來不及打麻醉,只能趕快進行手術的。
因為對產婦進行腰麻,一般需要5分鐘,打麻藥需要幫產婦擺出特定的姿勢方便注射,而有的產婦可能無法擺出,更容易浪費時間,在爭分奪秒的情況下就會先忽略麻醉,把胎兒取出來。
當然,生剖畢竟是極端情況,一般是不會遇到的,但是剖腹產還有一些難以避免的痛苦,加在一起也和順產需要承受得差不多了。
比如:插導尿管,生完孩子之後還要再過一天才能拔掉,這種滋味也很痛苦;
比如,產後傷口恢復,有人形容,順產是短痛,剖腹產是長痛,就是因為在麻醉過後,傷口的疼痛也是一種折磨,而且為了儘快恢復,剖腹產產後也是需要儘早下床走動的,經歷過的人都知道,被三四個人扶著從病床上下地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再比如,術後宮縮,產後為了儘快幫助產婦宮縮,更好地排惡露,護士會過來給產婦按肚子,這是一種比生孩子還要痛的感覺,很多產婦看到按肚子的一生進門,就會形成條件反射,臉色發白,渾身顫抖……
還有喂奶,剖腹產和順產相比還有一個劣勢,就是產後母乳的分泌不是很好,所以產後更容易出現開奶、堵奶問題,這個催奶、堵奶、疏通乳腺的過程也不輕鬆。
順產不容易,剖腹產也不容易,總之,生孩子不容易。
但是為了孩子,母親願意承受這些痛苦,身為家人,也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體諒和照顧,而不是嫌他們矯情事兒多。
如今,網上凡是涉及到關於男女的話題,爭議總是特別大,甚至有一種論調是在貶低女性的生育價值。今天我寫這篇文章談女性生孩子的不易,大家不必覺得是在搞男女對立,不是為了替所有的妻子們發聲,而是為了替所有的母親們發聲。
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每個女性,她也是女兒,是母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她們尊重,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3d4c95aa7ee2cc9c94fd47df4e1d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