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44字「欠條」,讓人看後淚流不止,一代忠將連飯也吃不上

2023-07-19     書法網

原標題:顏真卿的44字「欠條」,讓人看後淚流不止,一代忠將連飯也吃不上

顏真卿的44字「欠條」,讓人看後淚流不止,一代忠將連飯也吃不上

在書法界「書聖」王羲之和「亞聖」顏真卿,人生似乎都充滿了坎坷,王羲之雖然出身琅琊王氏這一大族,但是受到東晉複雜朝堂的影響,他前半生一直處於風暴之中,好在晚年隱居山林,生活過的寧靜安逸。

可惜顏真卿晚年沒有得到這般閒適的生活,他身為大唐的忠臣良將,一直將國家安定背負己身,遭到安祿山、楊國忠這些小人的記恨,後來為了平定「安史之亂」,他的哥哥果卿與侄子季明同時戰死沙場,讓顏真卿心如刀絞。

寫了《祭侄文稿》,就是這樣滿門忠烈的大功臣,按理說之後應該得到優待才對,不說身居高位,追求榮華富貴,但是做到衣食無憂起碼沒有問題,但實際上顏真卿50多歲時,江南發生水災,導致那年的糧食歉收。

顏真卿《祭侄文稿》

全國上下都鬧饑荒,而他的家中也到「舉家食粥來以數月,今又罄竭」的地步,連一碗飯都吃不上,為了生存下去,他不得不向李太保借米,並給他打了一張「欠條」,這張「欠條」就是著名的《乞米帖》,全文共有44個字。

顏真卿《爭座位帖》

卷中字體行筆較為內斂,多以圓筆為主,使秀潤婉轉與雄健渾厚相得益彰,還有著樸實高雅之氣,似是把他的錚錚鐵骨刻畫其中,如文中的「濟」字重心向右偏移,這種體勢讓字體的結構變化更加豐富多彩,用筆駕輕就熟,頗為精熟老道。

顏真卿《乞米帖》

很多人在看到顏真卿此作後都不禁淚流滿面,哀嘆他的遭遇,不過顏真卿自己卻絲毫不在意,沒有對自己的困境感到尷尬,在文中直言不諱的向李太保講述自身的艱難,因為自己「拙於生事」,不精通生財之道,所以導致家中困窘。

顏真卿《乞米帖》

但是顏真卿真的「拙於生事」嗎?並非如此,他曾任監察御史、工部尚書、憲部尚書、戶部侍郎、禮部侍郎等要職,積攢的俸祿雖沒有黃金萬兩那麼多,但萬不至於一貧如洗,那麼為何會淪落到如此的絕境中呢?這就要從顏真卿心繫百姓來說了。

董其昌《臨乞米帖》

他經常仗義散財,曾救濟其堂兄顏杲卿部下死難的將士及其家屬三百多人,之後又贈送物資一一進行遣返,讓這些保家衛國的戰士們得到優待,所以顏真卿才會陷入後來的窘迫之境,但是生活的沒落,沒有讓他的精神頹敗,他還是一如既往的研究書法,救助人民。

董其昌《臨乞米帖》

因此得到後人的讚揚,就像這件《乞米帖》就曾被蘇軾、陸遊、董其昌等人臨摹,他的品質也得到後人的稱讚曰:「予觀魯公「乞米帖』,知其不以貧賤為愧,故能守道,雖犯難不可屈。剛正之氣,發於誠心,與其字體無異也。」可惜啊,一生忠貞的顏真卿最終沒能逃過殘害,被小人用繩子套脖活活勒死,一代忠將就這樣悲慘的走完一生。

您對顏真卿的《乞米帖》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交流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2a30bcad4d73f0199aa729726eba46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