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港交所5月21日消息,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中信證券擔任獨家保薦人。
綜合 | 招股書 編輯 | Echo
本文僅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一脈陽光是中國一家領先的醫學影像專科醫療集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仍處於快速發展期,與已開發國家相比起步較晚,在2023年占中國醫學影像服務市場約1.1%。
按醫學影像中心網點數目、設備數目、以公司作為其主要工作場所註冊的執業影像醫生的註冊數目、日均檢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費用計,於2023年,公司在中國所有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運營商中排名第一;而按2023年影像中心產生的收入計,公司在中國所有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中排名第二。
醫學影像服務是醫療活動中臨床醫生作出診斷、指導治療,以及體檢時評估健康狀況常用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該等服務的作用及價值能否充分發揮取決於整個醫學影像程序中的多項因素,包括設備的效能、影像技師操作設備的水平、影像醫生的研判診斷能力、臨床醫生對於選擇精準影像檢查項目的能力。
在中國,目前醫學影像在醫療診斷及治療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遠遠沒有充分發揮,特別是在基層醫療系統。其原因主要在於優質醫學影像資源缺乏且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醫院)、基層醫療系統中的醫療機構影像專業人員服務能力不足以及影像醫生與臨床醫生之間缺乏互動。
自2013年以來,中國政府實施一系列政策,鼓勵透過大型連鎖運營發展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特別是在縣級行政區設立第三方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在建立分級診療體系的背景下,該等措施出台並實施,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醫療體系延伸,並平衡有關資源的分布。該等利好政策推動中國的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的發展。
一脈陽光主要在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競爭,這是一個快速增長的行業,市場規模自2018年至2023年以29.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預期自2023年至2026年則以33.5%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遠超同期中國醫學影像服務市場分別為12.9%及14.3%的增長率。
根據同一資料來源,一脈陽光亦是中國唯一一家為整個醫學影像產業鏈提供多元化影像服務及價值的醫學影像平台運營商及管理者,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五大參與者中的其他四大參與者(按患者支付的費用計)並無同時提供與公司的影像解決方案服務及一脈雲服務相似的解決方案及服務。
一脈陽光主要通過以下醫學影像服務及解決方案產生收入:
影像中心服務。公司透過旗艦型影像中心為患者及其他醫療保健消費者提供影像檢查及診斷服務,如核磁共振成像(MRI)、計算機斷層掃描(CT)、正電子斷層掃描(PET)、X光、超聲波、乳腺鉬靶等。此外,公司透過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專科醫聯體型影像中心及運營管理型影像中心,根據醫療機構的需求為其提供醫學影像服務、設備選擇及配置、基礎設施改造服務以及運營管理服務等,並根據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向醫療機構收取服務費。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國設立及管理97個影像中心。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自影像中心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下同)4.42億元、4.98億元及6.38億元,2021年至2023年按復合年增長率20.1%增長,儘管於相同年度業務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
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一脈陽光的影像中心網絡包括九家旗艦型影像中心、24家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50家專科醫聯體型影像中心及14家運營管理型影像中心,其中5家、24家、43家及12家已實現首次收支平衡,零家、11家、27家及9家已實現現金投資回報。
影像解決方案服務。公司於2019年開始為客戶提供影像解決方案服務。公司的影像解決方案服務主要幫助醫院等醫療機構客戶選擇及採購滿足他們發展需要的合適影像設備,以及提供一系列配套模塊化解決方案,將影像設備的使用價值最大化。
公司有權根據醫學影像設備及/或公司的模塊化服務及解決方案收取費用,費用厘定的因素包括公司協助客戶選擇的影像設備的市價、客戶選擇的服務模塊內容及數量、公司提供相關解決方案的成本以及服務年期的長短等。
於往績記錄期內,公司一般向客戶提供服務組件,主要包括設備選擇及配置服務、基礎設施改造服務及培訓服務,作為以設備為中心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套件。客戶亦能夠向公司採購個別服務組件,例如維修及維護服務等。於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公司分別訂立22份、40份及21份以設備為中心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套件的合約。
一脈雲服務。公司持續投入並開發了一脈雲平台,為公司的影像中心服務業務發展、信息化管理及數據驅動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於2018年,隨著公司的產品及服務繼續成熟發展,公司將一脈雲服務商業化,並以一脈陽光品牌向中國醫學影像行業提供服務。
公司向客戶授權使用公司的一脈雲平台或其中的部分模塊,同時提供後續的數據存儲、數據分析等服務,而公司按存儲量及使用情況向客戶收取服務費或固定年費等。客戶也可根據其資源及能力選擇一次性軟體購買方式,而公司按軟體銷售一次性向客戶收取費用。
通過公司自營的影像中心以及向其他影像中心提供運營管理服務,一脈陽光積累及維持穩健的醫學影像服務能力。經過快速的業務拓展,公司在營運影像中心方面建立起規模優勢,並確立了在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行業的領先地位。
受益於患者對醫學影像檢查及診斷需求的不斷增長以及政府政策的利好,中國第三方醫學影像中心市場近年來穩步發展,並有望進一步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儘管在往績記錄期內受到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但按收入計算,該市場的規模從2018年的8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9.0%,預計2030年將達到186億元,2023年至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0.7%。
圍繞公司的影像中心服務、影像解決方案服務以及一脈雲服務,公司創造了綜合一站式業務網絡。該業務網絡連接業務網絡中的不同參與者,包括醫療機構、患者及其他醫療保健消費者、影像醫生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影像設備提供商、AI服務提供商及其他參與者如大學等,並為該等參與者創造價值。
一脈陽光的醫療專業人員主要包括影像醫生、影像技師及護士。公司自有影像中心(即旗艦型影像中心及區域共享型影像中心)一般有兩類醫療專業人員的註冊方式:以公司作為其主要工作場所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的註冊;及通過多點執業與公司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的註冊。
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別有341個、538個及527個註冊為以公司作為其主要工作場所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的註冊,並分別有183個、206個及266個註冊為通過多點執業在公司的自有影像中心註冊的醫療專業人員的註冊。
財務數據方面,於往績記錄期,一脈陽光的收入和毛利顯著增長。公司的總收入由2021年的5.92億元增加32.5%至2022年的7.84億元,並進一步增加18.4%至2023年的9.29億元,2021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5.3%。公司的毛利由2021年的1.75億元增加35.3%至2022年的2.37億元,並進一步增加40.4%至2023年的3.33億元,2021年至2023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37.8%。
儘管公司於2023年錄得年內溢利3660萬元,公司於2021年及2022年分別錄得年內虧損3.82億元及1510萬元,主要由於疫情的負面影響;於2018年至2021年期間開業的所有旗艦型影像中心均處於發展的爬坡期,於2021年及2022年產生毛損;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的大量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開支及利息開支(均於2021年入帳);及同年產生與IPO有關的開支。
公司的毛利率由2021年的29.6%增加至2022年的30.2%,並進一步增加至2023年的35.8%,這主要是由於往績紀錄期內公司的收入增加,以及由於公司的品牌知名度、競爭力及連鎖化發展,公司在影像中心業務方面實現規模經濟。
自2016年以來,公司完成了多輪IPO前投資。公司的主要IPO前投資者包括北京高盛、佰山投資、中金盈潤、北京人保、京東盈正及OrbiMed。
一脈陽光本次香港IPO擬將募資金額用於擴充公司的醫學影像中心網絡;用於在醫學影像領域尋求戰略合作及併購的機會以及在醫療影像服務產業鏈中尋求戰略合作及投資機會;用於將公司的業務拓展至相對缺乏醫療資源的海外國家和地區(例如東南亞),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以及在醫療影像服務方面具有龐大增長潛力的海外國家和地區(例如中東);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