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人說「豬豬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豬豬」?|每日罐頭

2022-06-21     簡單心理

原標題:為什麼沒人說「豬豬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豬豬」?|每日罐頭

每日罐頭 是一檔( 狗子特別喜歡的)心理學口味精神食糧欄目。

每天更新哦!

罐頭質檢員:多莉

人類在很多時候都是雙標的,尤其是在人類與非人類動物的關係上。

貓咪、小狗、兔兔通常被認為是可愛的,被人們當做伴侶,被稱作「貓主子」、「狗兒子」,而小豬、雞、鴨等這些農場動物卻極少極少被當做寵物,且是餐桌上的常客。

英國的埃克塞特大學 Luke McGuire 及其團隊發表在《社會心理學和人格科學》上的研究 比較了兒童(9-11歲)、年輕人(18-21歲)和成年人(29-59歲)總共 479 名被試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差異,揭露了這種「雙標」隨年齡增長的發展過程。

  • 動物分類(將農場動物分類為食物而不是寵物的可能性)
  • 物種主義(以標準化的物種主義量表衡量,即多大程度上認為人是高等的,而其他動物應該為人類服務)
  • 動物待遇(評估農場動物是否應該受到與寵物動物不同的待遇)
  • 食物評估 (道德上是否允許食用動物和動物產品)

結果顯示, 隨著年齡的增長,參與者更有可能將農場動物歸類為食物而不是寵物;與成年人相比,兒童表現出較低的物種主義;兒童並不像成年人一樣認為豬應該得到與人類或狗不同的待遇;年齡較大的參與者認為吃動物和吃動物產品在道德上更容易接受。

黑點表示不同年齡組的物種主義水平的平均值

也就是說, 小時候的我們更可能把小豬和兔兔一視同仁,認為他們都可可愛愛、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寵物和好朋友,長大後的我們,更可能向「沒有感情的吃肉機器」的方向發展了。

參考文獻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c373c08ff834c5a2329f772ef14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