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UBING到上路,5的標準是分毫不差

2024-01-15   啊車

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車型不久就要上市與交付了,在此之前,我們特意走進這車的誕生地──寶馬瀋陽生產基地,看看它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 ……

先定標準

一進生產區間,就看到一台白車身放在一旁,看了下尺寸與形體,沒猜錯這估計就是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的車體了。

但透過專家解說我才知道,原來這個白車身可不是用來展示的,而是像定義 UTC 世界標準時間的原子鐘一樣,起到定義標準的作用,它就是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的 CUBING ——幾乎零公差的標準車身。

也就是說,寶馬在批量製造新車的時候,時不時就得把車身部件、焊接組裝好的車體拿來和這個白車身比一比,看看是否有誤差發生從而及時修正。因為如此,這台白車身存放的環境是恆溫恆濕的,避免熱脹冷縮影響精度!

其實在此之前,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已經在此經歷過 1 年的試製階段,期間為優化產線狀態,車身車間需要生產超過 1000 台試製車,並逐一驗證各焊點和連接點的強度等各項質量指標。

接著,寶馬要將焊點和連接點沒有返修的試製車輛運送至德國總部進行動態防腐驗證,讓車輛在各種強腐蝕性環境中行駛以及浸水,並拆解所有零部件檢查腐蝕情況,確保車身防腐蝕性過關。

再求精工

接著,我去到了位於大東工廠的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車身製造車間,在此我看到了六序伺服萬噸級衝壓機,正在將一片片高強度鋼板壓製成車身部件然後送出傳送帶。

除此之外,這裡還有高精度的檢測設備,包括高速工業相機以 35 張 / 秒的速度記錄衝壓零件表面情況,然後由寶馬自主研發的智能質檢系統檢測,僅需 0.01 秒,就能快速完成單張照片分析,並且檢測準確率也可逐步無限接近 100%,確保零部件以最佳狀態進入下一道工序。

接著,在組裝焊接生產線上,總共有 1047 台機器人來完成焊接、鉚接、螺接、塗膠等 19 種車身連接工藝,將 30 種材料打造的超過 430 個零部件連接成白車身,自動化率達到 95% 以上。

這期間,每台機器人和焊槍都會連結到物聯網平台上,並在平台上進行數據採集和分析,校驗工藝精度,如果車身部件厚度誤差超過 0.1 毫米,則視為不合格,需要返工調整。

白車身完成組裝與檢驗後,接下來就是進入塗裝車間,這裡採用了專業的塗膠和面漆打磨創新技術,保證每一具白車身的漆面都均勻細膩、精緻無瑕。

此外,這裡還有自動光學檢測設備的三台機器人會對每一台車身拍攝超過 10 萬張照片,能以 0.01 毫米的檢測精度識別雜質、纖維、劃痕等微小工藝瑕疵,並將需要進一步調整的位置通過雷射標記在車漆表面。

最後,則是由經驗豐富的產線工人以手工打磨漆面至最佳狀態,以保證每一台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的漆面都有高度光滑、晶亮、光澤的品質。

實際看完這些打造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車身部分的學問後,我發現原來製造一台車,在寶馬這裡竟然如此複雜與講究。相信憑藉這般標準打造出來的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其品質也是值得信賴的。

除了車身,你還想看什麼有關全新 BMW 5 系長軸距版誕生的 " 內幕 "?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來幫您圓夢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