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僅賣五百輛汽車,眾泰汽車憑什麼連續大漲?

2023-07-06     凱恩斯

今天汽車整車板塊再度活躍,眾泰汽車漲超10%,賽力斯、一汽解放、比亞迪、東風汽車等跟漲。這幾天眾泰汽車漲勢特彆強勢。

了解眾泰的應該知道,之前也是因為靠著模仿賣出了不少汽車,2017年眾泰汽車銷量31.49萬輛;但到了2018年銷量就出現斷崖式下跌,跌至21.2萬輛。

依靠模仿造車確實不長久,銷量也一落千丈。2019年全年銷量累計僅剩10.22萬輛,再加上資金鍊斷裂等危機,最終眾泰汽車在2020年宣布停產。等到去年的時候,眾泰只賣出了502輛車,作為一家擁有整車生產資質的廠商,汽車相關業務已經不是眾泰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那又憑什麼大漲?

那又憑什麼大漲?

目前,眾泰的家具製造行業營收占比比較多,去年營收約4.29億元,占比54.72%。然後是交通運輸設備製造行業營收約3.55億元,占總營收的45.28%。雖然交通運輸設備及服務涵蓋車用儀表、衝壓件、焊接件等汽車零部件產品的售賣,但是很少,再加上眾泰汽車這兩年內部整車業務的停擺,汽車零部件銷售依賴於其他主機廠的訂單量去年這部分零部件業務的產品銷量都減少了。更多是的門業以鋼木門、木門、防盜窗等各類門窗產品為主要業務。

其實2020年以來就主要靠銷售零部件獲得營收,整車生產製造幾乎處於停滯狀態。這兩年才逐漸恢復整車製造業務,有建設路整車製造架構,能夠做生產、銷售、研發等,去年下半年的時候,眾泰首款復產車型T300/T300EV在永康基地正式下線。

其實眾泰汽車有價值的是其擁有的「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雙重生產資質,以及旗下分別位於永康、杭州、長沙、大冶、重慶、金華、臨沂、襄陽和貴港的9大生產基地,和覆蓋轎車、SUV、MPV、新能源汽車等細分市場的生產線。

這一點就比較有優勢,能夠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就說明眾泰既能夠做技術研發,還能夠做生產製造,有些車企有其中一個資質,現在也有一些造車新勢力廠商不具備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這就需要靠代工廠來幫助做生產製造。也有許多跨界造車的科技廠商不具備生產資質,可能就會與車企一起合作生產。所以,這回眾泰在積極地為推進復產開展了一系列的運作,重點不是在發展燃油車,而是全力押注新能源領域。

有「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雙重生產資質,還有旗下9大生產基地,和覆蓋轎車、SUV、MPV、新能源汽車等細分市場的生產線就是眾泰汽車能夠重新布局新能源汽車的底氣。眾泰還有一些多年積累的整車製造以及零部件製造的優勢,比如之前眾泰推出過B級平台底盤,還把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制動系等底盤四大系統進行了超過三十多個方面的優化。

比如傳動系優化上,可以提高離合系統的效率,改善踏板的性能曲線及力重問題。行駛系優化上,調整了副車架硬點,改善了懸架Bumpsteer特性,提升了操控的穩定性。制動系優化上,利用了反芯結構及高碳材料的剎車盤,調整制動抖動問題,對針對摩擦片的使用壽命及燃油經濟性進行優化,幾年前就將制動踏板比由3.16調整為3.4,助力器跳躍值由1.5MPa調整為1.2MPa,使制動時更加線性。

再比如也有自己的發動機技術,有代表性的像2.0T GDI發動機,也是經過幾年的研究,對整車參數做了比較精準的設定,幫助整車平順性能、操縱穩定性以及舒適性都達到最優狀態。當時可以滿足最大功率150 kW,最大扭矩360Nm,性能表現優越同時擁有更低的油耗,綜合性能已達到主流合資水準。在動力性方面,0~60公里加速時間低於4s。

當然也有部分零部件做不了,像變速器,也只能和其他廠商一起研究,當時眾泰是和東安汽發研究了6AT變速器。

車身技術還有新新材料都有涉及,眾泰汽車在研發中主要是應用熱成形鋼等高強度材料,這種材料包含了較高的含碳量,並加入適量的Mn(錳)、Cr(鉻)、Ti(鈦)、B(硼)等合金元素,再配以適當的熱處理工藝,使成形後的零部件屈服強度高達1000MPa,抗拉強度可達1500MPa以上,即每平方厘米至少可承受15噸的壓力而不斷裂,其強度可以達到普通鋼材的3-4倍。並且用在了眾泰的T300上,後來T300在C-NCAP測試中獲評"五星安全認證"。這也是眾泰原先建立的一些優勢。可是這幾年汽車技術不斷增長,不斷疊代,眾泰能否趕上也要畫一個問號。

如何整裝再出發?

這兩年的再出發,眾泰汽車沒選擇燃油車,而是多往新能源汽車上發力,根據眾泰汽車的規劃,應該是在新能源汽車上要有大的投入和規劃,今年要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還要推出A0級、A級、B級新能源車型,爭取在2023年、2024年和2025年滾動投放市場。

其實眾泰汽車之前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有很大的領先優勢,十五年前,眾泰汽車就根據基於泰2008打造的首款純電動車眾泰2008EV, 獲得國家第一個產銷許可,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

去年,汽車整車製造這部分業務的重新上線還刺激了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的大幅提升。去年銷售費用為3359.6萬元,同比增長43.89%;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5.3%至3882.2萬元,眾泰自己的規劃是打算投入在新能源車型上。

今年2月底,眾泰旗下品牌江南汽車發布首款新能源產品江南U2,定位是A0級純電小車,售價在10萬元以內,之所以做這類微型產品,也可能由於江南汽車在微型車製造上的一些優勢。比如江南汽車比較有特色江南奧拓,這個廠商之前也賣的比較火,眾泰收購江南汽車後,還生產了純電動車型江南T11,這款車也曾銷量不錯。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推出純電動江南U2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是做純電動轎車或者都押注在SUV,眾泰汽車確實不占優勢,像比亞迪、理想、小鵬等國內新能源自主品牌都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占有一定地位,眾泰若是還依靠模仿,肯定還會被甩開,或許想辦法做差異化的汽車,才能在國內自主品牌、合資品牌甚至外資品牌都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中嶄露頭角。

這款江南U2也展示出了眾泰汽車的實力,硬體軟體都有特色,智能駕駛上,車輛搭載了Mobileye EyeQ4晶片以及5個超聲波雷達、4個高清攝像頭和1個IFC攝像頭。集成ACC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制動、LDW車道偏離預警、LCC車道居中控制、TJA交通擁堵輔助、IHBC智能遠近光控制、TSR交通標誌識別、ICA集成巡航輔助、ISL智能限速共10項功能,支持0-120km/h全速段自適應跟車巡航,能夠在高速、國道、城市等場景使用。智能交互業務上,車輛採用了一次喚醒的語音控制系統,還可以響應以及執行車機系統捕獲諸如「關閉車窗、打開空調、放音樂」等指令後。

不過,眾泰也沒放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也要在現有技術上,應用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強化智能網聯技術水平開發的純電動中高端SUV及轎跑車型,適應汽車市場發展趨勢,進一步豐富現有車型產品組合。

不過也要面對現實,就是在經歷長時間的停擺後,眾泰汽車在當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並沒有自己的核心優勢,也缺乏核心技術。要是果眾泰汽車還想要衝擊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及技術積累,這些都是眾泰汽車短期內很難實現。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5f4b85a44da47208f64361fd8de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