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對方不愛我了」:為什麼你總是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

2023-03-19     簡單心理

原標題:「懷疑對方不愛我了」:為什麼你總是在關係中缺乏安全感?

你有過幾段轟轟烈烈的感情,但每次結束時都讓你深受傷害,你因此 對愛情很悲觀。

你不相信自己能找到那個愛你的人,但同時你又盼望著那個人的出現?

你一直在渴望著真愛的到來,即使你忘不了過去曾受過那麼多傷害?

你可能存在 「遺棄圖式」(Abandonment Schema)

在心理學中,圖式指的是一種心理結構,是幫助人們知覺、組織、獲得和利用信息的認知結構 。

如果你 在親密關係中非常容易多愁善感,並且在關係結束時感覺特別痛苦和失落,那麼你可能具有「遺棄圖式」。

「遺棄圖式」會影響你對愛情的看法,阻礙你認真追尋愛情的腳步。你的擔憂和不安全感會把關係中另一半趕走。

這種無意識的自我破壞會導致抑鬱、焦慮、自我隔離甚至封閉。這樣的你,可能永遠會在親密關係中感受到這些強烈的情緒。

但是,別擔心,有一些方法可以幫你走出這個困境。

01

「遺棄圖式」是怎樣形成的?

「遺棄圖式」的形成,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來源於我們 與生俱來的氣質,另一方面來源於 兒童時期受到的忽視,或者 在和父母建立安全依戀的過程中被強行打斷。通常情況下,「遺棄圖式」的形成是這兩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可能在你小時候,尤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父母對你造成的忽視、分心或分離。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 父母疏於照顧,也可能是由於 出現了一些無法人為控制的事件,比如父母生病、情緒抑鬱或與你分離。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感覺到孤獨和被拋棄可能是最痛苦的經歷之一。失去了照顧自己的人是很可怕的,這感覺就好像被丟在一口廢棄的井裡。

02

你可能存在「遺棄圖式」的 6個跡象

如果你存在「遺棄圖式」,那你可能有以下 6個跡象

你不相信自己會再次找到愛情,如果機會來了,你會表現得很絕望。

你覺得生活中沒有人會關心你。

當有人離開你時,你會被擊垮,會傷心欲絕。

你會惴惴不安,因為擔心別人可能離開你;你會在別人與你互動的細節中尋找這種可能性。

當你沒有收到某人的消息時,你會焦慮,會想很多;所以像給別人發消息這種事會把你逼瘋。

當你沒有收到某人的消息時,你會感到異常的憤怒或怨恨。

03

如何減少「遺棄圖式」帶來的痛苦

1.理解自己的過去

雖然你可能在小時候沒有過被遺棄的經歷,但反思你的過去可能有助於你理解「遺棄圖式」是怎樣影響你一生的。這有助於你克服「遺棄圖式」對你的影響,更好地認識自己。

2. 注意自己的觸發條件

你在哪種情況下 可能 出現「遺棄圖式」?是當你沒有收到某人消息的時候嗎?是當你覺得自己不被重視的時候嗎?還是當你對愛情產生懷疑或感到悲觀的時候?

3. 從自身的行為中覺察跡象

注意你自己在 何時會感到憤怒、怨恨、擔憂或者恐慌,以及當你產生這些情緒時你會做些什麼。

4. 學會關注自我

對於存在「遺棄圖式」的人來說,你可能很難相信這個世界會回應你的需求。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你可能就很難養成自我尊重和自我照顧的習慣了。

那麼 提升關注自己情感需求的能力你可以克服自己在親密關係中強烈的不安全感。

5. 不要對自己太苛刻

太敏感或者有一些強烈的情緒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換做其他人來經歷你所經歷的一切,ta們都可能和你有相同的反應。

當出現如此強烈的情緒時,你可能會感到挫敗或不知所措,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你不必因此陷入悲觀和苦悶之中。 你絕對值得被愛,也絕對值得擁有健康的親密關係。

6. 考慮尋求心理諮詢的幫助

應對「遺棄圖式」是非常有挑戰的,因為這樣的你需要獨自承受很多傷痛。

這時你可以嘗試做出轉變:讓諮詢師幫你分擔你的苦惱,與諮詢師一起承受和應對這些痛苦。

如果你總是在一段關係中沒有安全感,在親密關係結束的時候感到異常痛苦,覺得自己沒辦法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或許簡單心理的「首次諮詢」服務可以幫助你。

「首次諮詢」利用國際標準的心理測評量表系統和 1v1 的深度訪談,幫助你更加明確 哪些議題是最值得關注的,議題可能的原因是什麼以及,如果你需要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什麼樣的心理諮詢師是最適合你的

數據顯示,經過 「首次諮詢」進入的心理諮詢,咨訪匹配度有效 提升5倍

首次諮詢服務暖心 補貼價 129元

本文系編譯,原文連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flipping-out/202208/6-signs-abandonment-schema

作者:Richard Brouillette

編譯:xxr

圖片來源:Pinterest

責編:bird man

首次諮詢是什麼?

點擊了解一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2d7a55addb3c734df2cd85f3e232d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