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左宗棠,書法有頂天立地氣勢,專家:館閣體而已!

2023-07-23     書法網

原標題:「民族英雄」左宗棠,書法有頂天立地氣勢,專家:館閣體而已!

「民族英雄」左宗棠,書法有頂天立地氣勢,專家:館閣體而已!

左宗棠和張之洞,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中名聲最好的,尤其是左宗棠,他興辦洋務、收復新疆、平定陝甘,大力建設西北並提防沙俄入侵,為清朝立下不世之功。我們能吃到新疆哈密瓜、用上新疆的棉花和油氣資源,裡面有左宗棠的一份功勞。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號湘上農人,嘉慶十七年(1812年)生於湖南湘陰,他年少聰慧,15歲中長沙府試第二。沒想到之後卻屢試不中,所幸有賀長齡、胡林翼、陶澎、郭嵩燾、駱秉章等貴人賞識,左宗棠因此仕途較為順暢,此後大展拳腳。

關於左宗棠的政治成就,不再贅述,我們一同探討一下他不為人知的一項成就,那就是書法。很多人並不知道左宗棠也是一位書法家,他對此藝非常醉心。在《左宗棠家書》中就有這樣的話:「寫字,要端身正坐,要懸大腕,大指節要凸起,五指爪均要用勁,要愛惜筆墨紙……」

左宗棠不僅自己寫,還要求家人每日練字,並親自教導他們坐姿、執筆、書寫方式。左宗棠年幼時,看到哥哥左宗植寫字,因此便產生了興趣。據記載,他的入門字帖是李邕的《法華寺碑》。在此以後,他又學何紹基、錢灃、趙孟頫、顏真卿、北碑書法。

後人總結左宗棠的字:「文襄公行書出清臣(顏真卿)、誠懸(柳公權),北碑亦時湊筆端,故肅然森立,勁中見厚。」左宗棠眾體皆能,「左季高篆書有功,書楹帖頗有古意」,楷、行、篆、隸均有所成就。

左宗棠傳世書法作品以楹聯、手札、信稿居多,其大字行楷書有較為明顯的「柳體」特徵,瘦硬勁健、骨力豐沛。硬瘦的特徵。在碑學影響下,左宗棠又吸收魏碑結體的方正峻拔、點畫厚重多變。整體形成了筆畫飽滿、骨肉停勻,結字收放自如、嚴謹工緻的氣象。

左宗棠篆書受吳熙載影響,並上追秦漢。筆畫精秀,結字修長、中宮緊實,方圓結合。篆書筆畫粗細對比明顯,左宗棠往往回鋒收筆,因此點畫末尾呈現圓形,給人以力不外泄的感覺。左宗棠的篆書受到了他筆法習慣影響,更為直挺,有幾分楷書筆法。

左宗棠曾說:「用筆共夸鐘太傅,能文獨見沈尚書」,他的小楷和行書都受鍾繇影響,同時加入篆隸筆意。行筆激邁,筆畫牽絲引帶,虛實結合。既合古人筆法,有頗有個性,打破了「館閣體」的束縛。

有不少專家批評左宗棠、林則徐等人的字只是「館閣體」,缺乏韻味。殊不知這幾位的字,有頂天立地之氣勢在其中,有紮實的古法做基礎,一味求新奇,倒不如左、林這般好好寫字的精神可貴。

大家對左宗棠書法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154c6f84314f0fb71af314cfae210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