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唯一真跡「現身」貴州,這字有魏晉高度,遠勝當代教授專家

2023-09-19     書法網

原標題:曹雪芹唯一真跡「現身」貴州,這字有魏晉高度,遠勝當代教授專家

曹雪芹唯一真跡「現身」貴州,這字有魏晉高度,遠勝當代教授專家

近代學者王國維曾說:「《紅樓夢》,哲學的也,宇宙的也,文學的也。此《紅樓夢》之所以大背於吾國人之精神,而其價值亦即存乎此」,身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不僅是一篇悽美的愛情故事,也是世代的縮影,書中的飲食茶藝、園林建設、禮教制度等每一處細節。

都蘊含著神秘色彩跟社會發展元素,因此為了鑽研出《紅樓夢》隱藏的含義,當代專家特地成立了「紅學會」,在研究書中社會發展的同時,也逐步揭開了作者曹雪芹傳奇的一生,其實曹雪芹的人生就像是縮影版的《紅樓夢》,他原本出生於商賈富貴人家,其祖父曾是康熙的伴讀書童和護衛。

後來被賜予江寧織造一職,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還深得康熙的偏愛,家中條件十分優渥,是實打實的豪門大戶,因此曹雪芹少年時期過著無憂無慮的「富二代」生活,每日吟詩作賦、品茶聽戲,熟讀家中收藏的千卷書籍,養成了深厚的藝術與文化底蘊,這為之後寫出《紅樓夢》做了鋪墊。

但是這樣閒逸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在曹雪芹十三歲那年,曹府被抄家,曾經繁榮富貴之景就像過眼雲煙,只剩下貧苦跟飢餓,曹雪芹也慢慢擔起家中大梁,就像書中寫的那句話一樣:「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這種巨變讓曹雪芹的藝術敏感力更加強烈。

在他接觸了不少文人墨客後,終於開始書寫《紅樓夢》,在書法上的造詣也逐漸精深,可惜他生平的傳世真跡極為罕見,目前僅「現身」一幅,是1988年時從一個私人收藏的書畫集子裡面發現的,名為《種芹人曹霑畫冊》,後來被貴州博物館收購,在專家的多重鑑定下,最終確認這是曹雪芹真跡無疑。

此作長31.5厘米、寬29.4厘米,有八幅勾畫芋頭、蘿蔔、茄子、西瓜、海棠、殘荷、峭石靈芝、漁翁的著色畫,還貼有綾質行書題簽「種芹人曹沾畫冊」,落款為「光緒壬辰年秋月忘憂山人玩」,在每幅畫作旁邊,還有行書或楷書的題詩,卷中的行書頗有董其昌、趙孟頫的韻味。

用筆清秀雅致、從容流暢,多以逆鋒起筆,便於之後調節轉換筆鋒,讓用筆的變化更加豐富多彩,使點畫粗細呈現出多邊性,營造出趣味感,視覺衝擊力更加強烈,在行筆的力度上也有提高作用,字體內在勁力深厚,書寫過程保證全程氣脈不散,散發出蕭散悠遠之氣,一看就能感受到魏晉之風。

完美到達了魏晉高度,而卷中的楷書則充斥著顏真卿的正大渾博之象,結構開闊疏朗,筆筆精到細緻,章法上排布的十分整齊,給人一種幹練利落之勢,雖然曹雪芹不是專業的書法家,但從技法上看,他的字既有生動,還有法度,遠勝當代教授專家,給學書者帶來了不少驚喜。

您對曹雪芹的書法有何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f1753f4ecf1062620d9d95f0d343e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