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古代書法教程,清晰準確,連皇帝都在學,可惜現藏於日本!

2023-08-29     書法網

原標題:這本古代書法教程,清晰準確,連皇帝都在學,可惜現藏於日本!

這本古代書法教程,清晰準確,連皇帝都在學,可惜現藏於日本!

書法學習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至少要保證這幾個環節萬無一失,否則可能誤入歧途,甚至從「出發」時就偏離正確航向了。其一,要「取法乎上」,我們常說「取法乎上,尚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如果不從古代名家學起,盲目追求奇新,很容易陷入「江湖體」的境地。

其二,要「教悟合一」,古代書家也有無師自通的,他們基本都能選擇到合適的碑帖臨摹,但如果能有名師指點,會事半功倍。臨摹字帖也不是單純「寫得像」,而是要要有幾分發揮空間,否則就陷入了「泥古」的境地,齊白石說「像我者生,似我者死」,就是這個道理。

在過去,普通人家的孩子學書法尚且有眾多的講究,更何況那些天潢貴胄了,尤其是帝王,他們格外需要把字練好。明代以前的君主,書法往往眾體皆能,且能達到一流水平,唐太宗李世民、宋高宗趙構都是學王羲之的高手,宋徽宗就更不用說了。

明清兩代君主多是在行書和楷書上用功,學者認為這主要是皇權日益加強,帶來詔敕公文、御批題字數量增加,而行、楷書正適合用於此。為了能讓皇子和君主寫好字,他們的書法老師可謂煞費苦心。這些人本身就是一頂一的名家,為了清晰明了、言簡意賅的傳授筆法,有人就想了一招——編教材,此人就是李淳。

李淳,字行素,號憩菴,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生於湖南茶陵,他極善書法,兒子是當朝首輔李東陽。他深研「永字八法」和歐陽詢、顏真卿等人楷書。明代宗朱祁鈺命他編著書學,他完成《大字結構八十四法》上於朝,這部作品也成了明代皇子們楷書入門的「標準教程」。

這部書對楷書的結字、用筆進行了示範,我們挑選八十四法中的幾條,一起看一下他是如何介紹的。「天覆」指的是「書者要上面蓋盡下面,於法用上面清而下面濁」,這主要是指有寶蓋頭或禿寶蓋的字,李淳舉了「宣室宇宙」四字為例,上方寬綽舒展。

「地載」即「下畫長者」,如「直丘至理」最下方橫畫長而穩實。「讓左」是指「左邊高者」「書者須左用昂而右用低,若右邊有謙退之象」,反之就是「讓右」。示範字分別為「助幼即卻」和「晴蝀績時」,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重心左右變化。

「中占地步」是說「要中間寬大而畫輕,兩頭窄小而畫重」,比如「蕃華沖擲」;由它衍生出來的還有「上占地步」「下占地步」等,其中「左右占地步」和「上下占地步」,看似較為複雜,前者指的是「左右瘦而俱長,中間肥而獨短」,後者指的是「上下寬而微匾(扁),中間窄而勿長」,代表字分別是「弼辨衍郷」「鸞鶯釁叢」。

除此之外,其他的介紹也是極為精到,舉例也很恰當。可惜的是,此作原版流入日本,現藏於京都龍谷大學圖書館。

大家對此有何看法,歡迎評論區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0d326a88c91416eeb3a8f3b0e86ab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