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淮安人,官至丞相,廣州城曾以他命名

步騭[zhì],是位地道的淮安人,是三國時期東吳的重臣,官至丞相。我們淮安人對他了解不多,但是在廣州,他至今備受推崇,古廣州城也被稱為「步騭城」。

早年落魄,潛心學藝

《三國志》步騭傳記載:步騭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步氏當時是淮陰大族,孫權最受寵的步夫人也是淮陰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步騭來到江東避難,光棍一人、窮困潦倒

後來遇到了同齡的廣陵人衛旌,兩人成為朋友,一起種瓜養活自己,白天勞動,晚上博覽群書。利用這段時光,步騭廣泛地學習各種學問和技藝,各種書籍無不通讀博覽。

初入仕途,辭官遊學

建安五年(200年),孫權被曹操表為討虜將軍,步騭與衛旌一同到孫權處做官,步騭被任命為主記(主要是記錄等文字工作)。

一年後,步騭辭職了,與諸葛瑾(諸葛亮的大哥)、嚴畯(後來也是東吳重臣)等遊歷吳中各地,三人逐漸出名,被稱為當世的英傑俊才。玩也能玩出名聲來,小編不得不服!

後來,步騭出任海鹽縣長。

建安十四年(209年),孫權命步騭為車騎將軍東曹掾兼任徐州治中從事,且舉其為茂才(即秀才)。

第二年(210年),步騭出任鄱陽太守。

平定交州,穩定嶺南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了南越國後,在嶺南地區設置交趾刺史部,建安八年(203年)交趾改為交州,治所都在在今天的廣西梧州。

交州包括廣東、廣西、福建西南以及越南中北部,面積很大,由於在嶺南,天高皇帝遠,形勢比較亂。

210年,步騭出任鄱陽太守沒多久,孫權升他為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將。步騭統率一千武裝弓箭手,接管交州。

211年,步騭被追拜使持節(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權力)、征南中郎將。

在交州,步騭使交趾(今越南)太守臣服,斬殺蒼梧太守平定蒼梧(今梧州),消滅地方割據勢力,使得交州地區穩定下來。

東漢交州地圖

主政十年,造福廣州

在漢武帝至三國早期這三百多年時間,嶺南地區首府一直廣西梧州,廣州地區一度被邊緣化了。

《水經注》卷三十七記載:步騭來到番禺(今廣州),覺得這裡地理位置和環境都優越,於是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將交州治所(州政府)從廣西梧州遷到番禺,並在番禺修築城牆,重振了這個南越古城,使得古廣州地區成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廣州得以重生,民間為感謝步騭,將廣州稱為「步騭城」,後正式名稱為「番禺城」。

步騭城建成後,由於高水準的規劃設計和施工質量,約800年間(一直到唐朝末年)基本規模沒有大的改變,城門位置也沒有發生大改變,堪稱匠心工程!

步騭在兩廣地區主政十年,直至220年,呂岱(江蘇如皋人)接任。226年,交州分為交州與廣州,廣州這個名字由此開始。

平定叛亂,鎮守邊境

220年,步騭率領一萬名交州士兵進駐長沙。時逢劉備東征東吳,武陵郡的少數民族蠢蠢欲動,於是孫權任命步騭駐守益陽。劉備慘敗後,零陵、桂陽等郡仍然不穩,輾轉征討,全部平定。

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任命步騭為驃騎將軍、遙領冀州牧(虛職)。

同年9月孫權遷都建業(今南京),命上大將軍陸遜輔佐太子孫登董督軍國事務,駐守武昌。步騭代替陸遜,都督西陵(今湖北宜昌),鎮守吳蜀邊境。

步騭性情寬宏大量,頗得人心,駐守西陵近二十年,鄰國邊境將士都敬仰他的威信。

央視《三國演義》步騭劇照

保護忠良,官至丞相

後來孫權重用呂壹,呂壹胡作非為,製造了大量冤假錯案,連孫權的女婿,甚至丞相都被誣陷而遭到軟禁。步騭多次上述勸諫,使得孫權醒悟,誅殺了呂壹,並且釋放了大量被冤枉的人,並命令步騭去安撫他們。

246年,步騭代替去世的陸遜出任丞相。

此時,步騭仍然教誨門生,手不釋卷,穿著、住宿都跟門生一樣樸素,而步騭妻妾卻穿著奢華,使得步騭頗受人笑話。

247年,步騭逝世。

可惜的是,步騭次子步闡為西陵都督時,投靠晉朝,東吳討伐,步闡兵敗被殺,被夷滅三族。步騭後人除了大兒子步協次子步璿續祀外,其他都被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