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當代感」貫徹始終,《暴風眼》一邊硬核敘事一邊溫情動人

2021-03-03     影視Mirror

原標題:【Mirror頭條】「當代感」貫徹始終,《暴風眼》一邊硬核敘事一邊溫情動人

文|歐巴

這邊,間諜茶杯隔空拷走電腦中的機密文件,那邊,國安戰士們用液體追蹤器放射性同位素追蹤犯罪分子。這邊,間諜帶著人皮面具上陣威脅,那邊,國安戰士已經偽裝身份秘密潛入調查……

短短十幾集間,《暴風眼》就呈現了諸多意料之外的高密度情節。正反雙方一拉一拽間,抖落出埋藏更深的陰謀,逐漸顯露出真面目。

不同於我們所熟知的諜戰劇,《暴風眼》是市場上少見的當代國安都市反諜劇。

一直以來,諜戰劇都能憑藉著緊湊的節奏、高密度的劇情設定和戲劇衝突,吸引觀眾的注意。但在諜戰劇逐步在走向成熟的同時,對精品的大批量複製和模仿也難以避免。

《暴風眼》以探索創新型道路,刷新過去的陳舊印象,讓觀眾重新感受和平年代國安戰士們的付出。

抽絲剝繭,尋找敘事新切口

《暴風眼》並不是一個複雜的故事。

一個自國外入境的間諜,牽扯出隱藏在背後的重重謎團。看似毫不相干的普通職場白領們,卻也與這起案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國安戰士順藤摸瓜,一明一暗並肩作戰。魑魅魍魎的真面目逐漸顯露。

21世紀的中國電視劇文化市場,諜戰劇異軍突起掀起一股強有力的浪潮。以為國家安全盡忠職守、無私奉獻這樣的主流價值觀替代當年濃厚的階級鬥爭氛圍和意識形態的宣揚,這是中國諜戰劇的一大特色。

但相對於特殊年代的故事,國家安全對於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多數人顯得陌生又遙遠。這是與傳統諜戰劇不同的類型。國安神聖、神秘又低調,講究的是隱秘偵查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諜戰劇不再僅限於國內的衝突,而是放眼更廣闊的格局。

這也意味著,突破傳統的諜戰劇鮮明的年代感,以當下語境為觀眾展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難度之大。總編劇梁振華曾在採訪中提到,該劇自2010年起開始策劃,劇本創作歷經9年,期間曾五易其稿。

近十一載,《暴風眼》才最終成型。這也是梁振華繼《密戰》後,時隔近十二年再次挑戰這一類型作品,其澆築的心血可想而知。

從最終呈現的版本來看,《暴風眼》整部劇雖圍繞鼎華集團展開,但劇情仍讓人目不暇接。千絲萬縷的線索仍揉在一起,謎團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陳燦、賈長安、苗煥陽先後折戟,真正的boss依舊隱藏在幕後。

與此同時,高密度的信息被注入劇情之中,隨著線索的進展,值得觀眾一看再看、再三玩味的情節,就不在少數。

前腳,陳燦在潛入鼎華採用的「隔空拷貝」方式,將一個茶杯放在電腦旁邊,不消幾分鐘就隔空拷走了電腦內的機密文件;後腳,國安戰士們就用不會被察覺的液體追蹤器放射性同位素,配合「天眼系統」追蹤真人。

這邊,在境外勢力察覺到安靜帶領著團隊調查長安科技時,迅速滅口賈長安;那邊,馬尚就以人事主管的身份潛入鼎華集團內部,與安靜配合打了犯罪集團一個措手不及。

雙線推進,《暴風眼》處處留有伏筆保持懸念,伴隨一個問題的解開又有新的問題浮出水面,螢屏外的觀眾也在隨著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而心驚肉跳。平靜的海面之下,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暗礁?國安戰士們面對如此龐大的犯罪集團,又當如何解決危機?

明暗交織,織就一張懸疑大網

除了所面對的險象,國安戰士的形象,也與普通觀眾的以往認知存在較大差異。

如果說,「這個奔騰向前的時代,像一艘大船,載著我們在深不見底的海上航行,航流所向,也許潛流深涌,危機四伏」,那麼國安戰士們,就是洶湧浪潮里逆行者。在這一基礎上,《暴風眼》中的人物塑造,便也多了些不同尋常的創新意味。

江湖慣例,先說說國安團隊。

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這個隊伍,那大概就是成熟。

國產劇偏愛展示普通小白的成長心路歷程。的確,與英雄式人物不同,小人物為了保護身邊的親人、朋友,最終完成自我成長的設定往往更接地氣,能夠引發觀眾共鳴。但對於國安這一題材而言,站在第一線的戰士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一點點進步,他們必須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實打實的線索,捉出背後的那隻「鬼」。

自出場起,雙清市國安局偵查科科長安靜便是一幅能夠獨當一面的模樣。她是少見的女偵查科科長。面對早已經過上崗培訓、經驗豐富的間諜,她也能從容指揮。即便行動失誤,她也能迅速找到原因所在,並進行最大程度的補救。

總局特派的馬尚,擁有豐富的反諜經驗。十年北漂後被調回雙清,帶著一位技術人員便能打得間諜們措手不及。偽裝進入鼎華集團時,也同樣遊刃有餘,連安靜都心甘情願地聽取他的意見。

由他們所帶領的兩支隊伍,也並不是背景板。杜猛乾脆果斷,赫子軒技術高超,老六迅猛敏捷,小李膽大心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徵。而當他們開始執行任務,每個人都是毫不猶豫、無畏付出的戰士,一同在明面上和暗地裡凝結成一張密不透風的偵查大網。

而隱匿在鼎華集團內部企圖竊取DS材料人工合成技術的沉睡者們,也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存在。

劇集最初出場的陳燦已是反偵查經驗十足,後續的苗煥陽更是老謀深算,更不用說隱藏在背後的周戀與喬西川。一個表面是美艷嫵媚,以閨蜜身份潛入苗霏身邊;一個頂著徐鶴的人皮面具招搖過市,一次次威脅著苗家父女。而劇集發展到現在,馬尚的父親馬駿海似乎也被捲入了鼎華集團的漩渦之中。

強強對抗,《暴風眼》令觀眾目不暇接的同時,也讓這部作品的懸疑感完成了又一次升級。

不刻意不煽情,心酸背後有真情

在成為國安戰士的那些年裡,除了偵破大案時的榮耀,身為普通人,他們也必曾忍受漫長的孤獨。

由於國安工作的特殊性質,他們往往要隱姓埋名。馬尚為了任務從北京歸來,卻連和母親一起出門買菜這樣平凡的小事,都讓他時刻精神緊繃,注意著身邊每一個可疑的人。

同樣的情況,在安靜身上也常有出現。十年前,面對戀人,她不辭而別,退學進入警校;十年後,面對母親,她工作的挫折也只能緘口不言。

高密度信息下生活著的國安戰士們,所面對的壓力、辛酸與孤獨,常人無法想像。在剛剛回到雙清時,馬尚向宋局坦陳:「我負責的工作,主要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扮演別人,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問題,自己神經一直繃著,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其實我有時候特別焦慮,哪怕自己做個飯、洗個衣服也無法集中注意力,很多時候會認為,自己因為這個工作已經不正常了。」

也正是因為,當《暴風眼》著筆於國安戰士平凡的一面,講述親情、友情以及愛情時,才會顯得尤為可貴。

當安靜忙碌一天下班回家,等待著她的不是冰冷的房間和任務失敗的挫敗,而是早早過來為她做上一碗打滷面的母親。而她所關心的,也不是任務,而是女兒安危:「具體細節媽就不問你了,你能不能告訴媽這次行動危不危險?」

當馬尚因保密工作而提出想要自己獨居,父母立馬反對,「管你吃,還給你洗衣服,這不比你一個人在外邊飢一頓飽一頓的強啊」。對父母而言,馬尚有何種工作,取得了怎樣的成就,都遠沒有他的健康、幸福與快樂重要。

源於生活的三言兩語,讓觀眾與「陌生」的國安工作者的距離不斷縮小。他們是戰士,但也是普通人。爸媽催婚大法一上陣,再厲害的國安戰士,也只能無言以對;在「你就算六十了,不也還是我兒子嗎」的「秘密武器」面前,他們也不知如何「反擊」。

沒有人是天生的戰士,在工作之外,也渴望享受著那些平凡的點點滴滴,但總要有人在背後負重前行。

一如劇集最初那段旁白:這個世界,這個時代,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延續著沒有硝煙的戰爭。有人決絕地悍守正義,也有人跌落罪惡的深淵。一時的寧靜,並不意味著危機遠離,當你正安享這一切風平浪靜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就站在暴風的中央。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裡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微信:hanyingnan12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ABA-XcBMMueE88vlW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