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頭條】理想生活 本真色彩:《愛的理想生活》為何能觸動當下觀眾心弦

2021-03-12     影視Mirror

原標題:【Mirror頭條】理想生活 本真色彩:《愛的理想生活》為何能觸動當下觀眾心弦

開播不到兩周的時間,由李江明執導,根據朱德庸漫畫《澀女郎》改編,殷桃、宋軼、趙今麥、夏若妍、胡連馨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愛的理想生活》便不出所料在輿論場頻頻引發聚焦。以溫如雪、戴希希、丁薈橋等人物群像切入,#女性活出自我有多重要#、#愛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單身想多談戀愛怎麼了# 、#遇到別人求婚不要隨便起鬨#等這些社會和情感話題頻繁登上熱榜,和眾多網友在現實中的遭遇產生碰撞,在輿論場迸發了多彩的「火花」。

女性形象解構與重構,到對新時代女性崛起、女性力量的喚醒重塑,《愛的理想生活》以輕鬆不失犀利,寫實又不落窠臼的方式,描繪了一副當今女性的生活圖景。

這種跨越時代、跨越城市的自我覺醒,不同的時代也有不同的表達,她們的這種生活態度,就是我們想要的「愛的理想生活」,也是由二維的、簡明犀利的漫畫作品向三維的、豐富有韻味的影視作品改編的必然要求和看點所在。正如朱德庸所說,「澀女郎」可以存在於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之中,應當包容並歡迎對她們的另一種表達。

《愛的理想生活》對現實議題的討論與關懷,展現著當代女性的獨立特質,同時絲毫不迴避她們面對的眾多困境和遭遇,讓每一位觀眾都能在劇中找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對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愛的理想生活》在「悅己而榮」為基調的基礎上,對各類能夠於生活找到現實映射進行話題探討,從而呈現出當代都市女性對理想生活的構想和嚮往。

拒絕模版,展現獨立女性人設多樣化

獨立,是當下社會關於女性議題最為核心的部分。以女性為主要收視群體的影視劇,自然需要對這一議題予以回應,這也是為何近年來影視作品中「獨立女性」的人設層出不窮的原因。

但不可忽視的是,「獨立」二字本身也有多種寫法,追求獨立的道路更是沒有標準模板。《愛的理想生活》的不同之處在於,展現出女性在追求獨立時所採取的多種方式,以及呈現出的多種樣貌。

例如,溫如雪追求在愛情之中保持獨立和完整的自我。見慣了人間煙火的她,在愛情面前收放自如,用理智駕馭情感。她對情感的需求,是有限的,其邊界也是明確的。不會無止境、單方面地投入付出,也不奢求一份愛情就能帶來人生中的全部幸福。這讓她能夠以理智駕馭情感,用性感的頭腦上演一場精彩的愛情攻防戰。譬如初見大廚白相聞便興味盎然的她,想方設法製造偶遇,運籌帷幄之間,高手風度盡顯。而在發覺自己被將計就計「反套路」之後,也能果斷知難而退,這份通透,正是她的戀愛哲學所在。

戴希希渴望找到生活中的獨立:原本將婚姻作為生活重心的戴希希,在經歷過現實打擊後,亟需向從小就安排好她生活一切的父母證明自己。她重新回到工作崗位,從未真正意義上扛過工作壓力的她,不出所料地捅了婁子。為了挽回投資對象,戴希希第一次靠自己的堅持不懈,終於守得客戶承諾的挽回機會。30歲的「門檻」臨近之際,她經歷著痛苦但必要的「二次成長」,對婚姻和愛情的看法也一步步更新。

溫小陽渴望著用自己的力量去實現夢想。她不願意遵從姐姐溫如雪給她安排的生活,從澳洲大學肄業回國的她對自己的人生有著獨立的思考。作為一個二次元少女,用漫畫表達自己情感就是她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她發自內心的熱愛獲得了姐姐的支持,第一步走得似乎很順利,但生活能否一直對她笑臉以待呢?

在職場中強悍如女戰士的丁薈橋,在遭遇前男友文森因發展前途而放棄情感的過往後,從此勝負欲爆棚,極度渴望在工作中證明自己。她以業績為生活重心,卻不屑於採用不光彩的手段;面對所謂的「職場潛規則」,也不懼正面硬剛上司——所有的一切都是想證明,女性同樣是可以打破偏見,獨立獲得工作的成就。

獨立女生並沒有標準答案,《愛的理想生活》人生存在「標準答案」的思維套路,正視女性在真實生活中的困境,創作出自由表達與多樣選擇的語境,這才是塑造獨立女性群像的應有路徑。

拒絕「無腦爽」,不迴避獨立女性困境

「獨立」不是「開掛」,追求獨立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風順。《愛的理想生活》的角色既不停留在與男性群體的糾葛上,也不耽於以簡單的「爽感」刺激觀眾,而是敏銳地關注到了女性在追求獨立的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關於生活和情感的困惑。

自開播第一集開始,《愛的理想生活》便以劇情為出發點,不斷引導觀眾思考社會向和情感向議題:#職場飛升需要避嫌前男友嗎#?對應的是努力在職場打拚的丁薈橋,到底是應該坦然接受前男友的幫助,還是應該果斷劃清界限;#愛情里你會吃回頭草嗎#?對應的是依舊放不下劉柯的戴希希原本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再度挽回劉柯,卻最終歸於失敗;#女大男十歲的愛情會幸福嗎#?相約看電影的丁薈橋與羅商,在電影院裡因為對工作與生活的邊界的不同理解而產生分歧……在這些話題下面,不少網友從劇情出發,書寫著自己對情感、生活和社會議題的多種看法,劇集內容的現實性和議題性可見一斑。

《愛的理想生活》正視角色內心的渴望,也不迴避在追尋渴望、實現自我的成長過程中,由於每個人身上的不完美,而與現實之間產生的磕磕絆絆。因而,它所書寫的理想生活,是充滿了困頓、反抗和掙扎的生活之路,而非一帆風順、扶搖直上的「烏托邦」。不少觀眾表示,看到幾名女性角色們為了過上理想生活而拼盡全力,愈發能感受到這份理想的難能可貴。足見,對理想生活的多面書寫,並未降低前者的魅力,而是讓《愛的理想生活》的劇集內核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拒絕套路,延續經典解答當下現實

對於影視劇創作者而言,朱德庸的《澀女郎》應該屬於最難改編的那類IP之一。作為四格漫畫,漫畫《澀女郎》故事精簡,台詞多為犀利的金句,而人物特徵則誇張而固定。這些無疑是一部傑出的諷刺漫畫的題中應有之義,卻都與一部影視劇的要求背道而馳。在對這樣的IP進行改編時,不僅需要足夠忠實於原作的精髓,更需要發揮創造性,夯實信息增量,做好「加法」,才能讓人物和故事在熒幕上顯得自然而有邏輯,從而使其在現實中落地。

為使得角色能夠煥發出多彩光芒,共同組成一幅當代女性生活光譜。《愛的理想生活》也不吝於聚焦人物性格背後的縱深,既探索在「萬人迷」、「工作狂」這些人設標籤背後的人物「史前史」,以及從人設出發、指向蛻變和發展的人物「成長史」。講述人物「為何走到這一步」和「從這一步出發走向何方」的問題,讓人物群像飽滿生動,故事具有看點。

以溫如雪為例,她「人間清醒」的個性到底是如何練成的?從目前播出的劇情看來,她也曾經如同戴希希一樣,是個對愛情充滿美好幻想的女孩,但後來經歷了一系列不為人知的故事,讓她看透了在煙火繁花背後,其實並沒有什麼人在付出真正的感情,也讓她知道了在情感關係中保護自己、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溫小艷」這個充滿小鎮青年氣息的本名,似乎也意味著她所經歷的過往,並非都是如同故事開始時那樣瀟洒而精緻。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隨著溫如雪和白相聞的情感關係逐漸加深,她的這份清醒又能否一直保持下去?將為她和對方帶來哪些改變?這都是《愛的理想生活》為了將扁平化的「人設」變成立體的「性格」所做出的內容「加法」,也是人物身上的主要看點。

歷史告訴我們,「經典」並不意味著它給出的答案長久有效,而是它提出的問題從未徹底解決。朱德庸29年前的《澀女郎》呈現的是彼時都市女子的愛情觀與人生觀。隨著時光的推移,女性在面對愛情、婚姻和事業時的酸甜苦澀,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29年後的《愛的理想生活》,以取悅自我、追尋自我、堅守自我為出發點。女性角色們藉助自我的努力和友誼的支撐,堅定地朝著心目中真正的愛情和歸宿前進,創造獨屬於自己的愛的理想生活。

—The End—

出品 | 米瑞文化

總編 | 韓英楠

編輯 | 青禾

校對 | 栗子

熱文

張雪迎:期待、享受、滿足,在表演的世界裡舞蹈

為什麼你的抖音號始終無法變現?

《樂隊的夏天》:「解藥」還是「毒藥」?

END

合作交流

微信:hanyingnan12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3QJ3gB8MnI47Ij_0-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