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是官渡之戰頭號功臣,為何曹操卻殺了他?原因竟是這個

2020-01-13     千面略懂先生

許攸在官渡之戰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說他是官渡之戰中頭號功臣,一點都不為過。

對這段歷史熟悉的人,都知道官渡之戰對曹操意味著什麼,眾所周知。然而,對他可謂再造之恩的大恩人許攸,後來竟然將他殺了。

是曹操恩將仇報,亂殺無辜嗎?答案是否定的,容我詳細說來。

【壹】

三國時有名士許攸,他本是袁紹的部下,身份雖是一名武將,但卻足智多謀。

官渡之戰時,袁紹與曹操為敵,他為袁紹出謀劃策,可袁紹不聽取意見,他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

而曹操喜出望外,聽說他來,沒顧得上穿鞋就光著腳便出門迎接,鼓掌大笑道:「足下遠來,可見我的大事成了!」

從這些話中可見此時曹操對許攸是很看重的。

後來,許攸幫助曹操擊敗袁紹,並占據了冀州,可謂立了蓋世之功。但是從那以後,許攸自恃有功,便在曹操面前便開始不分尊卑、放肆起來。

有時,他甚至當著眾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大談自己的功績:「阿瞞,要是沒有我,你是得不到冀州的!」

曹操是很會隱藏自己的情緒的,他在人前不好發作,只好強笑著說:「是,是,你說得沒錯。」

但曹操哪是那麼大氣量的人,其實心中已十分嫉恨,可惜許攸並沒有察覺,還是那麼信口開河。

有一次,許攸又沒大沒小的,隨曹操進了鄴城東門,他對身邊的人自誇道:「曹家要不是因為我,哪能從這個城門進進出出呢!」曹操終於忍耐不住,殺了他。

【貳】

許攸的遭遇給了我們很深刻的啟發,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懂得低調,千萬不能把上司的功勞按在自己頭上。

許攸之死的根源,用足球術語解釋就是越位了——沒有理清下屬與上司之間邊界。

在工作中,我們每個人一定要做到不越位,另外,也還要懂得把風頭永遠留給上司;不管我們的功勞有多大,我們做為下屬,任何時候都不要搶奪了上司的光芒。

我們要知道,好東西每一個人都喜歡,好東西都捨不得給別人,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心思遠大之人,是不會斤斤計較的,而應大大方方地把功勞讓給你身邊的人,特別是讓給你的上司。

這樣,做了一件事,不僅別人知道有你的功勞,尤其是上司臉上也感到光彩。

而且,對讓功於上司一事絕不可到處宣傳,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還不如不讓功的好。

因為自我宣傳會有讓上司顏面盡失的味道,如果想讓人知道的話,讓功的事最好由被讓者也就是上司來宣傳。

雖然這樣做有點埋沒了你的才華,但你的同事和上司總有機會設法還給你的人情債,給你一份獎勵。

以後,上司自然少不了再給你更多建功立業的機會。如果只是打眼前的算盤,急功近利,就會得罪身邊的人,如果得罪了上司,將來一定會吃虧。

【叄】

許攸之死,不僅對職場上下屬關係有借鑑作用,同樣在人際交往中,也要懂得把上風讓給別人,懂得把別人捧為主角,自己甘當綠葉。

這樣做,不僅能規避招災惹禍,也能獲得良好的人緣。

卡耐基認為:人與人在交往的過程中,只有讓對方感受到自己的尊敬,交際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交際過程中,如果你總是壓制對方、強迫對方服從自己,對方就會對你產生敵對情緒,從而失去對你的信賴。

這就告訴我們,交際中如果可以努力讓對方感到交際的主角是他,那麼雙方間的交際就會愉快,所以我們應該學會將上風讓給別人。

在人際交往中,要讓對方扮演主角就得準備多種方案,在不同的情況下,自己根據方案做好配角。

要試著留意對方的反應,盡力使對方心情舒暢,使對話更順利地進行下去。

【肆】

如何做到把上風讓給對方呢?

主要是要做到使對方成為主角,這時調查收集與此相關的信息就顯得非常重要。例如:

對方有什麼愛好?

對方討厭什麼?

對方講話有什麼特殊用詞?

對方有什麼個人習慣?

對方的弱點有哪些?

基於這樣的信息,在交談之前擬寫一份能使對方成為主角的「劇本」。

如果能夠細心如此,對方與你交往時就會感到心情舒暢,由此對你產生好感。

而且,要做好心理準備,事先應該假設交際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設想一下自己應做出怎樣的調整。

另外,我們必須考慮到:對方也有針對自己的「劇本」,如果對方提出自己預料之外的問題,那麼失敗的可能是自己。

所以必須反覆斟酌,不斷改善,這樣才能使對方成為主角。

在生活中,我們都只有兩個角色可演,要麼演主角,要麼演配角。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主角,但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演主角,適時扮演一下配角,看別人的表演時,自己往往會領悟到很多。更值得一提的是,主角會因為你的全心襯托而喜歡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_O-nW8BUQOea5OwDu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