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相信有因果輪迴,前世今生。上輩子種了什麼因,這輩子就會有什麼果。上輩子行善積德,這輩子就會有福報,可免受災禍。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其實就是因為多做一些善事,可以給我們帶來心情的愉悅,一個快樂的人,做起什麼來都得心應手,自然事事順心如意,好運多了,福報自然就來了。以下三點是最損福報的行為,看看你是否具有這些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一】背後說人閒話
中國有句古話:"談論是非者,必為是非人",意思是如果一個喜歡議論別人是非的人,那麼他自己就是個是非的人。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都有自己的煩惱和憂愁,世間根本不會存在感同身受,首先你們的不會經歷相同的事,即使經歷過相同的事,你們的心境也不同,得到的感受也不會相同的。
佛家有言:"說人是非造口業,損福折壽消福報",在背後說別人是非,就是造口業,這樣的行為是消耗自己的福報,折自己的壽。
如果你朋友背後議論,朋友會與你絕交,在街坊鄰居背後說閒話,街坊鄰居會記恨與你,與你樹敵,在領導背後說壞話,領導會看清你的涵養。
一個人不受到親朋好友喜愛,街坊鄰居的歡迎,領導同事的重視,那麼他就是"失道者寡助",這樣的人註定做不成任何事,那麼他還有什麼福報可言呢?整個人都失去了色彩,可能還會得到許多的煩惱與惡報吧!
人最好就是要做到"人前不說好壞,人後不論是非",做一個沉默的人,多少禍是從口出的,一句不對的話,可能讓你的福報離你越來越遠,惹得禍上身。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不會去議論他人,與其花費時間去說別人的對錯好壞,不如花點時間做點善事,學習新的知識,提升自己,積善成德,福報自然會來到。
【二】不孝順父母
生活中有人嫌棄父母老,不講究衛生,不肯照顧父母起居。有人嫌棄父母病,麻煩多,棄之父母不顧,落得自己清閒。有人嫌棄父母花費他們錢,不肯贍養他們,任憑年老的他們自生自滅。
他們家庭多半是不和睦、貧苦、冷清、麻木沒有人情。造成這種結果的,往往就是他們自己這種不孝的行為。
很早之前就有一個公益廣告,說的是一位母親給她的媽媽洗腳,一旁的兒子看到了,也去打一盆水,要給媽媽洗腳。你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你的孩子,若是你不孝順自己的父母,你老了,你的子女也不會孝順你,處處與你為敵,你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日子過,更別談什麼福報了。
佛陀告誡世人:"子女一年不頂撞埋怨父母,能滅盡三十年戾氣"。一個孝順的家庭,肯定是和睦的,一大家子幸福安康,和和美美,自然不會有什麼爭吵,就沒有什麼煩心事,生活順遂如意,福報自然到來。
"羊有跪乳恩,鴉有反哺義"動物界都懂得對父母感恩,那麼作為人類,我們更應該懂得去感恩,去孝順我們的父母。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所有的善事中,孝順父母為首,我們要善待我們的父母,孝順他們,"家有一老,如得一寶",有一個寶在家裡,那福報還不接踵而來嗎?
【三】福不可受盡
佛語有云, 「利不可賺盡,福不可享盡」。意思是:在做事的時候要給自己留點餘地,不要把事情做絕了,以備不時之需。
佛學認為:我們的福報不能享盡,"享福就是在消福",享受的福越多,的剩下的福就越少,過度的貪圖享樂,會用盡福報,最後惡報上身,厄運連連。
就像這次疫情讓我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一定要家有"餘糧"。如果你是月光族,這次肯定非常恐慌,你不知所措,因為了收入,連溫飽都成了問題。如果我們平時不那麼過度消費,除了必須的花費,攢點小錢,至少可以安穩的度過一段時間。
"留得青山在,才能綠水長流",我們在平日裡,不要把所有福都享盡,要多多積善積德,福報才能如活水一般,源源不斷的湧進,生活才能長久地美好下去。
以上三種行為,會讓你遠離福報,惹禍上身,我們要自省,看看自己是否具有這三種行為,若有一定要改之,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早點改掉,早點讓福報找到你。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9VYYXEBiuFnsJQVHy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