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說:人在不夠強大時,最容易犯這3個錯誤,千萬別輕視

2020-02-24     千面略懂先生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在開車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行駛到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有時候也會開到坑坑窪窪的田間小路,有時候會遇到上坡路,有時候也會走向下坡路。

就像我們的人生之路一樣,起起落落,漂浮不定,你無法預測未來,知曉吉凶。但是我們開車的時候有導航,它可以幫助我們洞悉前方路況,引導我們到達想要去的地方。

那人生之路的導航又是什麼呢?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

真正聰明的人,如果發現自己的人生之路出現偏差,就會警覺起來,從名師那裡尋求智慧,審視自己的人生,是不是已經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朝著下坡路走去。

作為東方的智慧真人老子曾經說過:「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對於這句名言,佛教界的一代大德高僧,弘一法師也是極力推崇。他告訴我們,人在不夠強大時,就會有這三種表現。別不在意,想要人生有所改變,就應該要重視起來。

一、識不足則多慮

弘一法師曾對這句話解釋道:「見識不足的人、遇到事情難以決斷,就會思慮過度、擔憂狐疑、沒有安全感。」見識,是在自身才學和經驗上發展起來的品質,代表人的眼界,格局以及對未來趨勢的判斷。

很久以前讀過一個故事:

三個工人在建築工地上砌牆。有人問他們在做什麼。

第一個工人悻悻地說:「沒看到嗎?我在砌牆。」

第二個人無奈地回答:「我在賺錢養家餬口」。

第三個人快樂地回應:「我在建一座美麗的城市。」

十年以後,前兩個工人依然在砌牆,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築師。

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和第一個砌磚工人一樣,他們喪失自信,得過且過。本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嚴重缺乏責任感與進取心。這樣的人見識短淺,自然不會有所作為。

大多數人都像第二個砌磚工人,為了賺錢而工作,把工作看作是謀生的手段。他們認為工作的價值就是為了掙錢,給多少錢,就干多少活,不給錢就不幹活。因此,人生的格局也就止於物質上的滿足了。

有見識的人會像第三個砌磚工人,他們在工作中修行,和工作一起成長。他們相信人生有無限可能。正是因為有了正確的認知、積極的態度和遠大的格局,他們才能走向成功。

一個人為什麼總是碌碌無為,人微言輕?跟他的見識有很大關係,一個見識欠缺的人,他的眼界和格局是狹小的,自然,他也缺乏膽識和信心——

他們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常常思慮擔憂,在意別人的看法,喜歡抱怨,導致終日渾渾噩噩,迷茫度日。

正如楊絳先生的那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因為見識不夠,所以更容易對自己的未來感到擔憂,對自己的生活感到迷茫,也就更容易瞎想。

所以,只有多讀書才能增長見識,擴寬眼界。在學習中不斷積累知識,在思考中不斷領悟真理。終有一日,你所有讀過的書,都會成為你人生路上的助力,可以讓你的內心變得強大,坦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當然,真正的學習不能局限於書本知識,而,要在社會的大熔爐去修煉,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正是這個道理。

不過,這裡的「行萬里路」,並非是旅遊,而是說要在社會實踐中,人生海洋中去領悟,如此才能真正增長見識。

二、威不足則多怒

弘一法師說,威德不足以服眾的人,就會容易發怒。他們用發怒來樹立威望,其實往往事與願違,因為發怒會暴露自身德行的不足。 

有人總結說:「上等人有本事沒脾氣,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氣,下等人沒本事有脾氣。」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往往本事很小,獨獨脾氣很大。

他們遇到不順就發泄一通,運氣不好就到處抱怨,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始終被自己的情緒牽著鼻子走。

而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是沒有情緒,而是懂明白髮脾氣的危害:

首先損害的是自己的身體,因為「百病皆生於氣」,氣大傷身,於健康無益;

其次,人在發脾氣的時候,面目猙獰,相由心生,於自身形象也是不利;

最後,經常發脾氣,點火就著,動不動就會遷怒於他人,勢必人緣會很差。

沒有誰天生就是好脾氣,只是他們深諳其中的利害關係,懂得理性地克制,只是目光遠大,權衡利弊,不予計較罷了。

真正有威德的人,不怒自威,他們依靠的是強大的自控能力。他們有足夠的理性,最大程度把未來握在手中。他們通過體諒家人獲得幸福,通過包容朋友獲得友誼,通過吞下委屈來壯大自己。

由此可見,人在不那麼強大時,更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別讓壞情緒毀了你的人生,斷送了你的福氣。

三、信不足則多言

弘一法師說,信譽不足的人往往喜歡誇誇其談。說話踏實的人,辦事也穩重,讓人很信任。相反,說話口不擇言、信口開河的人,大家自然不會信任他。

《易經》中也有一句如出一轍的話: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通常那些有福氣、大富大貴之人都言辭比較少;而那些脾氣急躁的人都言辭比較多。」

心理學家說得更加透徹:一個人過多的解釋,往往就是掩飾,掩飾往往就是確有其事。因為心虛,自然會費勁口舌來掩蓋。

關於信用的重要性,孔子告誡說:「人無信而不立!」太多人自我以為聰明,從不把信用當一回事,他們把孔夫子的話當作了沒用的說教。

殊不知占了小便宜,而丟了信用,實際上因小失大。試想誰願意把你當朋友,誰會在關鍵時候拉你一把。

成年人的世界,誰都不是傻瓜。你占了小便宜,卻斷送了積累有用人脈的可能。如今的社會,誰都知道身邊沒有幾個含金量的朋友,你也別奢望能挖掘到令人艷羨的錢脈。

因此,人在沒那麼強大的時候,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為人處世有違背信用之處。一個人際遇的好壞,它像多米諾骨牌,哪一環出了問題,會影響全局。

而信用可能就是全局當中處於關鍵位置的那種牌,不引起足夠重視,哪怕你贏得一時,最終也會全盤皆輸,永遠讓你與真正的成功失之交臂。


人在低谷時,在還不足夠成功和強大的時候,如何去做,才能峰迴路轉?希望廣大朋友在評論區留言,大家暢所欲言,共勉之!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居士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O_YeHABgx9BqZZIKdj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