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比別人努力,也不比別人優秀,卻有著一種盛氣凌人的優越感,甚至拿這種優越感去污辱別人。根據我的觀察,這類人的優越感更多是來自外在的,譬如出身家實好,外在顏值高,甚至只是因為自己生活在一線城市。
任何東西,適度就是好,過了就是極端。優越感這東西也是如此,過度的優越感,特別是把它當作一種炫耀的資本,那就徹底變了味。說得好聽一點,是一種自信,說得不好聽,就是一種自負,缺乏教養。
1.
孟非曾說:所有的優越感都不是來自容貌、身材、知識、財富、地位、成就和權力,它只來自於缺乏見識和悲憫。
對這句話我完全贊同,可深刻理解還是通過日本的一個電視節目。那是一個相親節目。有5位男嘉賓,其中有一位是身價上億的富豪。5位女嘉賓就目標明確:找出那位真正的富豪,並且有意嫁給他。
不得不說,五位男嘉賓都很優秀,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紳士、優雅、博學,多財。有的人說自己的家族史,有的人說自己國外見聞,有的人談論自己的學識,有的人則大秀自己的財富身價……
其中有一位男嘉賓一直坐在角落裡,其貌不揚、穿著樸素、謙和內斂,最讓女嘉賓意外的是,他居然不會使用紅酒的開瓶器,因為他不喝紅酒,對於名牌奢侈品也知道甚少,他喜歡旅遊、學習、創造美好的記憶。
女嘉賓聊過之後紛紛都笑了,一萬個確定他絕對不是真正的富豪。結果,當然打了女嘉賓的臉,他就是真正的富豪。
那個瞬間,我忽然想起孟非的那句話,覺得有點可笑,又有點可悲。
2.
有些人的優越感是與生俱來的,有些人的優越感是秀出來的。
前不久,在知乎上看到華為前女高管韋慧曉的人生履歷表,我當時頗多感慨。
23歲,成為華為女高管;27歲,她入選環球小姐中國賽區前十名。
28歲,她到偏遠山區支教,在各種公益中做志願者。34歲,成為中山大學博士後毅然參軍。到40歲前的6年時間,她成為中國唯一一名實習中女艦長。
所謂精彩人生在她的身上都得以體現,腦海里浮現出一個光彩照人的女強人形象,可是她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有些人戴著非常昂貴的手錶,好顯示出自己身價百倍。我希望一塊不貴的手錶因為我戴過了,所以身價百倍。真正強大的人,並不需要通過外界的認可來得到滿足,因為他遠沒有內心的自卑和焦慮。
有網友戲謔地說,優越感這東西就像內褲,每個人都有,但要是刻意暴露了,就會很low。
一個人最怕的就是自以為是的給自己製造各種優越感。不然你看朋友圈裡,有的人坐個飛機會秀一下,吃個料理會秀一下,去外地旅遊一下會秀一下,適當的秀沒有什麼不對,可要是把這些當成自己優越感的資本,只能說,真的很low。
有句話說,一個人越缺少什麼,就越喜歡錶現什麼。真正優越的人,從不會把優越感寫在臉上,展示出來。
3.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我們的毒舌明星小S。一次綜藝節目裡,幾個嘉賓在廚房做飯,其中一位男嘉賓拿著牛排說了一句:「這沒熟啊。」
我們這位早上東京晚上巴黎,見過無數世面的小s的馬上嘲笑:「牛排幹嘛要全熟啊,你是哪裡人啊?」
這個片段讓很多網友紛紛吐槽不舒服。牛排烹飪中本來就有全熟選項,對方想吃全熟又怎麼了?就是想吃個12分熟的牛排,不也是做好妥妥地端來。
有些過了。
你可以有優越感,你也可以賣弄自己的優越感,但拿優越感來羞辱別人,不但貶低別人,還有意抬高自己,實際上就是道德修養了。
還記得《簡愛》里那番經典的質問嗎?
你以為我貧窮,瘦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錯了,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
4.
每個人都應該像簡·愛無論外表和處境如何,都要內心強大。因為不管貧富貴賤,生而為人,即便世界再不公平,都一定要正視自己,不卑不亢。因為真正有優越感的人,會帶著恬淡和寬容面對一切,只有偏狹的人才會嘲笑貶低別人。
用孟非的話來說就是,它只來自於缺乏見識和悲憫。
希望你能收起盛氣凌人的所謂優越感,因為那樣只會讓人對你「另眼相看」。
當你經歷了世界上所有的好與不好的時候,了解到人間百態後,你心裡的包容度就會變大,變得更有彈性。大家願意怎麼看待你都可以,關鍵是,你活出了想要的自己。
能承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這才是一個人心裡真正的優越感。
那些將優越感從頭到腳、言談舉止恨不能全部展示給世人的人,倘若對你有蔑視羞辱之意,你大可以微微一笑,呵呵就可以了。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