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後前途無量,當下偶像團體更像偶像而非團體

2019-09-03     影視Mirror

距離TFboys被挖掘走紅已經6年,這三小隻已經從少年成長為青年,擁有著巨大的商業價值,如今偶像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出現的一個又一個偶像團體,卻未有TFboys這般生命力,他們現在更是各自「單飛」,重新找到自身的價值。

曾有人形容男團偶像,聚在一起毫無聲量,分開便是前途無量,這句話或許用來形容X玖少年團十分貼合。

對於X玖少年團,這個從衛視選秀出道的偶像團體,可能大多數人不太熟悉,但若提到肖戰、郭子凡、谷嘉誠、趙磊、夏之光、焉栩嘉、彭楚粵等人便覺得十分耳熟。他們各自活躍在劇集、電影、綜藝各大熒幕之上,幾個人,看似毫無聯繫,但卻有一個共同的名字——X玖少年團成員。


X玖單飛成C


15年,浙江衛視一檔青少年才藝養成勵志節目《燃燒吧少年》橫空出世,聚集李宇春、舒淇2位掌門人,對16名少年進行高強度專業訓練,最終9人成團,X玖少年團誕生。

「X」是未知和無限可能,「玖」為龍生九子,成團後他們與選秀教母龍丹妮簽約,成為「星光大賞」年度大勢男團,更是有團綜《X玖少年頻道》、《X玖顏值說》,定製劇《超星星學園》,一時風光無兩。


但即便如此,當曝光度減弱,粉絲們的熱情開始降溫,X玖少年團的勢頭開始減弱,2017年哇唧唧哇也開始新一輪的選秀——《明日之子》,新一輪的偶像隨之誕生,X玖少年團開始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而2018年《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將偶像養成推至頂峰,一群群新生代偶像團隊此起彼伏的出現後,X玖少年團開始被「淹沒」。

就像所有的偶像團體一樣,當團隊不再活躍,單飛不解散的分開發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如今X玖少年團的每一位少年也是在各自的道路上越飛越高。網友評價道,「X玖少年團:聚是一團糊,散是滿天C」。

這個暑假,一部《陳情令》讓肖戰迅速出圈大火。

「肖戰真的太火了,上次遇到王俊凱,我的箱子還在,這次遇到肖戰,我的箱子直接就飛了。」這位網友調侃道。「上次在機場偶然遇到王俊凱和他的粉絲,當時就緊緊抓住自己的手機和行李箱,怕被一群群的粉絲「刮跑了」。這次出差,又遇到了肖戰和他的粉絲們,出機場時直接就被一群群的粉絲弄倒在地,箱子和人分離,幸好粉絲們還很理智,在追肖戰時,都是從她身邊而不是身上跑過去的。」


除了肖戰,同樣從《小歡喜》走出的郭子凡,從電影《烈火英雄》而來的谷嘉誠,《創造營2019》趙磊、夏之光、焉栩嘉、彭楚粵,他們或綜藝或劇集或電影,以各種形式,再次活躍在各大熒幕之上,選擇獨自戰鬥的他們開始了自己的升級再造之路。

偶像團體,聚少離多


不僅是X玖少年團,層出不窮的偶像團體,最終都走向了分離的命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從2007到2017年10年間,男女團體已出道的團體共計131個,中國偶像市場進入「百團大戰」。

但在破百的數量之下,大多都無聲無息。2017年活躍在市場上堅持了3年以上的團體只有17個,僅占活躍團體整體數量的23.6%。

從一群人出道時的光輝,再到選擇解散單飛,甚至不歡而散,偶像團體大多都難逃「合久必分」的命運。

而TFboys之後,當下的偶像團體的壽命越來越短。


《創造101》結束後,楊超越、孟美岐、吳宣儀資源不斷。楊超越在《極限17:羽你同行》、《將夜2》、《仲夏滿天心》、《長安諾》中都飾演重要角色,同時也在綜藝《心動的信號》持續圈粉。

而孟美岐現身仙俠電影《誅仙》、青春愛情劇《初戀的滋味》。吳宣儀擔任中劇版《斗羅大陸》女一,據了解男主正是從《陳情令》走紅的肖戰。

三人均活躍在各大熒幕之上,反觀所在的火箭少女101,一年多的時間內,11名成員,也是聚少離多,鮮少整齊露面。

同樣還有NINE PERCENT。隊長蔡徐坤已經成為了頂級流量 ,7月26日,蔡徐坤的新歌《YOUNG》上線3小時22分鐘便成為QQ音樂總榜第一, 8月2日,某線上平台發售蔡徐坤周邊,銷售額1000萬+......


而其所在的NINE PERCENT,自從2018年4月成團後,這個一歲半的男團,據有關數據統計合體天數加起來不過55天。

不僅是國內,就算是偶像產業發展較為成熟的韓國,每年都有各種團體走向解散。

團體的生命周期一般為3到5年,除了極少數組合外,大部分組合還是以「解散」為最終宿命,或者單飛不解散成為每個組合的最後選擇。

團散為何?


團散大多與替代性、團魂、團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當下的偶像產業急速發展,一個個造星工廠下產出的一批批工業化偶像,在外形上,清秀面龐上刻畫的標準微笑,他們別無二致。

越來越多的選秀節目爭奪的是同一群粉絲,當一檔選秀節目結束時,觀眾將會將注意力轉向另一個選秀節目。

就像粉圈的那句經典語錄:兜兜轉轉一年,我們又在下一個圈子相見。也許第一季我們是對家,第二季我們就是姐妹。


加上目前偶像產業鏈僅僅停留在湊夠人的階段,練習生的平均練習時長大打折扣,而一個練習生的養成往往需要從1年到7年不等的時間,他們的專業性參差不齊,因此不難發現很多偶像團體,在舞台上舞蹈動作做不到一致的就比比皆是。

在外流露出的專業性不足,而於內,他們也缺少團魂。

如今偶像團體大多從養成類綜藝而來,他們來自於不同的公司,接受著不同的訓練,曾經的他們是對手,如今卻變成了隊友,但偶像養成類節目也就短短几個月時間,成員之間相處時間短,缺乏深度交流的團體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們之間的並沒有兄弟情,缺少團魂。


朱孝天就曾在《王牌對王牌4》中表示,F4之間沒有不和,大家都是同事關係而已。

同事關係加上成員人氣不一,這也導致了粉絲們的各自為戰。一位業內人士就曾坦言:所有男團都不只有團粉,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粉絲群體,更何臨時團體,「解散時間都定好了」。

在演唱會現場,五顏六色,各家粉絲們按照自家愛豆的應援色,為偶像做個人應援,當自家愛豆出現在團體中時,鏡頭少、區別對待等都成為粉絲們互撕的點。

由內到外,由愛豆到粉絲,似乎都在顯露著,團體最終都要「散」。

何為團體,團體是為一個共同的目的、利益或娛樂而組成或正式組織起來的一群人,他們之間互相吸引,對團體有著向心力,而在當下偶像團體離成熟還有著一段距離,他們更多的是偶像而非團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3GO_WwBJleJMoPMDt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