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字號」事業單位管理失控,背後原因值得追查

2024-06-24     南方都市報

近日,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通告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管院」)存在不按照登記事項開展活動,濫設下屬機構,以及大肆招攬各類「特聘專家」「院士專家」「客座教授」,違規向企業頒發「中國」字頭榮譽證書等行為,故被撤銷登記。針對被撤銷登記一事,工作人員表示,該院已成立專班應對此事,「我們也很頭痛」。

中管院是個什麼機構,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這個機構由中國旅遊文化資源開發促進會舉辦,而按照舉辦單位的說法,在實際運行中,其從未直接參與中管院的管理或經營。

結果就是,一家沒人管的事業單位,有著顯赫的字號,出了各種亂象,而這些亂象一直受到社會和媒體的關注。

南都前些年曝光的「高考志願填報服務生意經」,最終指向的就是這家機構——電商平台售賣「高考志願規劃師」資格證,商家的一大宣傳噱頭就是提供來自中管院的「官方認證」。2022年發生在杭州的女童被保姆遺留在電梯隨後墜亡的事件,涉事保姆持有的母嬰護理師證書,蓋的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信息產業研究所的章。而無論是「高考志願規劃師」,還是母嬰護理師,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中都找不到。相同的是,這類所謂的職業資格證書,只需要花錢,不需要考試就能得到。

為什麼會有人相信這種看起來高大上的職業證書?原因就在於中管院這塊牌子,中介機構在推銷的時候,一是提及認證機構的官方背景,二是強調有網站可查。這種宣傳說的倒是實情,只是,外界也不清楚這家機構是怎麼運作的,甚至問題曝光後也不知道,到底是機構本身出了問題,還是有人與第三方機構串聯來忽悠。

有網友感嘆說,中管院是一家神奇的機構,「中國最大的辦證與認證基地,只有你想不到的證書,沒有他辦不了的職業與認證。」

很難想像,一個事業單位卻長期做著涉嫌欺詐的勾當。不過,與外界的一般認知不同的是,中管院不是那種靠撥款、有編制的事業單位,而是長期以來幾乎都是靠一己之力求生存,但這不妨礙這家機構野蠻生長。據媒體報道,中管院近年對外宣稱有92個研究所或中心,1000多名工作人員,諸多下設機構都是「自籌資金、自願組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可能正是因為這種模式,導致這個機構如同脫韁的野馬,失去了約束。

相對為各種職業證書提供「官方認證」,更匪夷所思的是,媒體報道提到,中管院下屬一家二級機構的子機構一度捲入涉案金額近億元的傳銷案。

近年出現不少關於中管院的監督報道,媒體通常將其作為一個事業單位改革的案例來審視。的確,圍繞中管院的各種亂象並非偶然,相反是這家機構長期以來混亂局面的必然結果。為什麼亂象曝光多年卻得不到解決,更進一步,事業單位應該如何管理,當獲得自主權之後,該如何避免「脫軌」,中管院留下的疑問有待解答。 綠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4f1f415778509715c84d5202d58a0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