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花開,驪歌響起,何以送別,唯有真誠

2024-06-24     南方都市報

又到畢業季,各種畢業致辭紛至沓來,網友閱讀、傳播並討論著這些致辭,使得一份份講稿,成為洞察師生校園臨別之際的情緒載體,閱讀今年流傳的一些畢業致辭會發現,那些平實樸素的講述更容易被記住。

「愛自己,去抵達心中的阿勒泰」,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周南平,懂得借用網劇《我的阿勒泰》這個熱點,關注畢業學生的內心,也牽掛他們的理想設定,「在此過程中,我懇請大家給予你們自己無條件的愛與支持,丟掉無謂的擔心、恐懼、焦慮、內耗,將珍貴的時間分給睡眠,分給書籍,分給運動,分給花鳥樹木和山川湖泊,分給對世界的熱愛,去抵達心中的阿勒泰!」發言中,對於「懇請」一詞的使用,對於學生心態的準確揣摩,還有對畢業生注意力的去向,都顯現出一種設身處地的關切之情,這容易平息畢業生初入社會的不安之感。

「畢業典禮是激發師生『量子糾纏』、創造思想『疊加態』的一個奇妙場域,也許和即將開啟新生活的你們,在未來的某個時空里發生『超距作用』」,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的這段致辭,雖然科技名詞頗多,但仍然是接地氣的,本屆畢業生會直面AI時代撲面而來的衝擊,在職業選擇、自我定位、發展與追求方面,需要有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在未來的某個時空,他們有很大可能會回想畢業典禮上的一幕幕,畢業是學生們第一次直面重大的社會選擇,願孫慶偉校長的說法可以給他們以一點啟迪。

在如何選擇方面,中國海洋大學法學院院長桑本謙的致辭,直接使用了《有些事錯過就是一生》這樣的標題,他的致辭內容更是直奔主題、直面現實、犀利而真誠,不但很直白地點出「有些事錯過就是一生」這一常見的人生本質,還大膽地說出「錯過一秒就錯過一生」這樣與時間、機遇甚至命運相關的句子,這提醒畢業學子們要及時更新觀念,用新的思維方式來看待身邊將要發生的一切,等到自己需要拍腦門時,能拍出「創意和靈感」,而不是「偏見和教條」。

媒體人沈彬以系友身份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畢業典禮上發言,他說「在普通的崗位為復旦守住一盞燈」「這事我做不出來,因為我是復旦的,我是學哲學的,你不要騙我」「哲學不應該成為嘲笑的對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附和這樣的嘲笑,否則只會讓你的處境越來越糟」……在發言中,沈彬不僅在捍衛自己曾學過的專業,對哲學這門學科之於自己的價值也進行了強調,在哲學「有用」與「無用」之間,他選擇了前者,這位學長的堅定認知,或能影響到當季畢業生,可以客觀看待所學專業,把「有用」的信念運用到對現實生活與社會的火熱參與中去。

蹭熱點,講新詞,說真話,露真心……畢業致辭中出現的這些風格,都容易被關注到,受眾也容易理解並接受,因為這些風格的話語,有平實樸素的共同底色,它們不空洞、不虛假、不迴避、不閃爍其詞,而是挑出畢業學子最為關心的重點問題,給出致辭者最真摯的建議,這些建議並不見得會對每一個畢業學子都產生重大影響,但無疑卻會使他們在走向社會的過程中多一點膽量與能量,畢業致辭是告別信,更是祝福語,這些祝福會成為畢業生身上攜帶的一件不可或缺的行李。

除了大學領導、校友代表,還期望這個畢業季能夠出現更多不同身份的致辭者,他們可以是老師、家長、畢業生,也可以是其他各界人士代表,只要能夠在畢業典禮上簡單卻不失深刻地說法,誠誠懇懇地發言,相信都會讓畢業生感到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韓浩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259a5a0cb0288b05274df8a2aeb2d2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