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自行車交通法規知識!

2023-07-02     騎行村

原標題:最全面的自行車交通法規知識!

面先來普及一下有關自行車的交通法規,有點多,眾屌慢慢看。(交規綜合了網上的一些文章,並非本人原創)

一:自行車的通行規定:

1、自行車與機動車一樣實行右側通行;

2、道路劃分有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的,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實行分道通行,即:各行其道。

3、有自行車道的,應當在自行車道內行駛;

4、沒有自行車道的,應當靠行車道的右側(距右邊1.5米內)行駛;

5、有自行車道但被占用無法通行的,可借用相鄰的機動車道通行,並在駛過被占用路段後迅速駛回自行車道;

6、自行車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行駛。

市區道路,左邊為機動車主道,中間為機動車輔道,右邊為行人、非機動車道。

行人/非機動車道上,左邊為非機動車道,右邊為行人道。

混合道——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均有路權,一般的大型立交橋下都設有混合道.

二:自行車橫過機動車道的規定:

1、在未設置非機動車信號燈和人行橫道信號燈的路口,自行車和行人應當按照機動車信號燈的表示通行;

2、應當下車推行通過;(真的真的很不爽這條規定,我做不到)

3、有人行橫道或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行人過街設施通過;(自行車遭遇天橋很痛苦,哎)

4、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的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的,在確認安全後直行通過。

5、立交橋下的混合隧道(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可通行)

6、人行天橋——單車可推行通過

三:自行車其他規定:

1、自行車載貨:高不得超過離地1.5米,寬左右不得超車把0.15米,長前端不得超出車輪、後不得超出車身0.3米。(規定得真詳細)

2、不得載人(12歲以下兒童例外)。(兒童不算「人」,哈哈)

3、獨輪自行車或2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不得上路。(這種車不可以上路,囧)

4、未滿12周歲不得獨自騎行上路。(基本上可以當作是小學生不可以)

5、不得醉酒駕駛。

6、不得牽引、攀扶其他車輛,不得扶身並行、雙手離把騎行。(哈哈,還記得我們放肆張揚的青春年少麼?像少年啦飛馳)

7、不得加裝動力裝置。(囧死,滿大街裝了馬達的自行車突突突,這點確實該下力度檢查一下,禁止!)

四:相關處罰:

1、騎自行車違反交通安全法的,可處警告或罰款5-50元,拒絕接受罰款的,可扣留自行車

2、騎自行車違法被交警查獲,騎車人無自行車合法來源證明的,交警可以扣留自行車(揚州交警最近很牛逼)。

五:交通事故:

1、機動車與自行車、自行車與自行車或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成因清楚的,應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賠償。有爭議的,報警。

2、機動車與自行車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非法律責任);但有證據證明自行車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機動車已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

六:交通事故認定原則:

1、一般遵從:路權原則和安全原則。

2、路權原則,即:各行其道。有明確規定交通參與者應遵守的,屬低級原則。

3、安全原則,即:行為責任意識。沒有明確具體規定但行為人應預見到行為後果的,屬高級原則。

4、一般來說,違反低級原則的責任大,違反高級原則的責任小。

七:事故責任的認定:

1、交警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事故所起的作用及過錯程度定責的:一方過錯,全責;雙方過錯,根據過錯的作用、程度,定主次、同等責任;各方均無過錯,屬意外,各方均無責;一方故意,他方無責。

2、無法認定事故過錯責任的,事故認定書只載明已知事故情況、事實。

3、事故認定書是交警對事故成因、過錯責任的認定和行政裁決的法律文書,可作為法庭證據使用,可作事故損害賠償調解的依據。

八:事故損害賠償問題:

1、事故損害賠償有三種方式:雙方自行協商、交警調解、法院裁定。

2、輕微事故可雙方自行協商賠償;

3、一般事故若雙方同意由交警調解的,雙方應書面向交警申請;

4、憑交警的事故認定書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5、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調解生效後當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上面就是我國法律對於自行車交規的一些規定,可能有些規定比較無厘頭補貼和實際,但是就是這麼規定的,本屌也無力吐槽。學習了交規之後那麼我們來看看一些實際情況。這些情況是我根據吧里各種騎行事故以及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遇到的各種事故總結出來的,這些事故我也詢問了本地交警大隊的朋友,基本上的處理都是正確的,可能有些情況的表述不是很準確很到位,畢竟打字跟面對面溝通有所欠缺,而且實際情況也有很多種所以以下情況給大家權當參考。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請大家踴躍發言。

一:自行車與行人相撞部分

舉例一: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與行人相撞。如果是行人撞自行車,行人全責。依據是

路權原則。如果是自行車撞行人,在非機動車到發生事故因為自行車相對於行人是強勢的一方,所以自行車要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因為行人違反交規因此可以減輕自行車的賠償責任。

舉例二:自行車在斑馬線上與行人相撞。如果斑馬線沒有紅綠燈(信號指示燈)的,那麼自行車全責;如果有紅綠燈(信號指示燈)的,則按實際情況進行判罰,也就是說違反信號指示燈的負主要責任or全責。但是這裡有個原則,就是自行車順著斑馬線過馬路時不能在斑馬線上騎車,只能推車(這個在實際情況中幾乎不會遵循的,判罰也很困難)。

二:自行車與機動車相撞部分

自行車與機動車相撞的事故比較多,所以例子也比較多,如果有不夠完整的歡迎大家補充。先是靜態例子。

舉例一:機動車違章停放,自行車不小心刮蹭或者撞擊。自行車要承擔一半或者以上責任。判罰依據:靜態車輛即使存在交通違法行為,且這一行為與事故有因果關係,一般情況下也只承擔事故的次要責任。機動車的車損部分,自行車主需承擔50%~70%。如果因機動車的違章造成了自行車方面的損失(包括車損和人受傷),由車主承擔(醫藥費1萬元以內、傷殘11萬元以內,超過部分按之前的比例承擔)。

機動車規章停放,自行車不小心刮蹭或者撞擊。自行車需要承擔主要責任or全責。這裡告訴大家一個知識,機動車在停車位停放車頭必須朝車道行車方向,同時車身必須在白線內。前面那一點很多車主都不會注意的,那麼就是違章停放了。

補充情況:有一種情況是機動車停放在路邊,自行車騎過去的時候在機動車前邊突然走出一個人來撞到了,如果這個機動車是規章停放的,責任是自行車和行人**開左右;如果機動車違章停放的,那麼自行車5機動車3行人2左右,具體情況看交警的責任劃分。

舉例二:機動車在停放路邊時突然打開車門導致自行車撞上車門。這個情況不管機動車是規章還是違法停放機動車都是全部責任,並且賠償相應的車損和人損,因為機動車沒有做到正確瞭望。當然,這裡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機動車規章停好後已經開車門下車,非機動車再撞上去的,那麼非機動車主責,需要賠償對方的損失。但是這種情況一般交警會建議機動車來承擔責任然後走保險。如果是違章停放發生這樣的那麼機動車主責,非機動車次責。

舉例三:非機動車停放在路邊,機動車撞上去的,嗯,這個是個白痴都知道機動車全責。

接下來是動態例子,路上車來車往這麼多,路況瞬息萬變,大家要千萬小心

舉例一:在劃有非機動車道的道上被機動車撞到,機動車全責。

舉例二:在機動車道上被機動車撞到,機動車沒有任何違法行為的機動車次責,非機動車主責。如果機動車採取避讓或者制動措施的可進一步減輕機動車的責任。

舉例三:在封閉式的城市快速路上,比如高架或。發生碰撞事故,非機動車全責。

舉例四:在沒有劃分車道的混合車道上發生碰撞事故,情況有二:

1、 非機動遵章靠右行駛的,機動車全責;

2、 非機動車不遵章靠右行駛的,比如騎到了路中間,非機動車主責;走S形的做特技的(比如屎飛)那麼就是全責。

舉例五:在路口發生事故的或者機動車借用非機動車道轉彎時相撞的,那麼情況的不同責任劃分有很多種。

1、 在有紅綠燈(信號指示燈)的路口,機動車遵章行駛,非機動車違反信號指示燈撞非機動車的,機動車次責,非機動車主責;非機動車撞機動車的(就是非機動車撞到了機動車側面之類),非機動車全責。 如果機動車違反信號指示燈的那不管是誰撞誰都是機動車全責了

2、 在無紅綠燈(信號指示燈)的路口,機動車應遵循禮讓行人和非機動車的原則,並且遵循轉彎讓直行,支路讓主路,相對方向右彎讓左彎的原則。如果機動車借非機動車轉彎發生機動車撞非機動車事故,機動車全責;如果是轉彎過程中被非機動車撞,那麼非機動車主責,機動車次責。

上面例子舉了很多,在不同的情況下有不同的責任劃分,但是交規有一點對於我們騎友來說非常重要,也正是這一點讓上面的非機動車全責在實際中是個美麗的泡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機動車駕駛人已經採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責任。」而且機動車撞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的話,有先行賠付制,就算是非機動車全責的話作為機動車一方也要先行墊付錢陪他去醫院看病的,交強險里有1.1萬賠付款可以用於不管是誰的責任都能賠付的。超過了這個數字就要看責任賠付了並且開始動用商業保險。

交強險具體額度:

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有責任的賠償限額

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人民幣

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人民幣

財產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人民幣

機動車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無責任的賠償限額

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元人民幣

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元人民幣

財產損失賠償限額:1,00元人民幣

總結:雖然發生事故的情況有多種,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面對交警叔叔的措辭以及交警叔叔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這對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莫大的幫助。同時本人也希望各位不要有訛人的想法,實事求是最好,出來混總是要還滴。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3b55c71bb5060ead4e84a0450df61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