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單車可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幾個原因

2023-07-14     騎行村

原標題:騎單車可能會引起膝關節疼痛的幾個原因

當低碳、環保成為現時代的主題。健康、樂活成為現時代人們的生活目標,自行車不僅僅是代步工具,時代賦予了它新的內涵。我們總會不經意的發現,每到周末,市區或郊外,三三兩兩戴著頭盔的「騎士」從我們身邊擦肩而過,成為城市和鄉村間的一道風景線。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騎行的隊伍,騎車長途旅行的人也屢見不鮮。

由於騎友的騎行距離漸長,騎行時間逐漸增加,有很多騎友出現了膝關節疼痛的現象,以至於不能蹬車,嚴重者甚至連樓梯都上不去,騎車更是天方夜譚。騎車有助於身體健康,但是為什麼會導致膝關節疼痛呢。其實正確的騎行方法基本不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大部分騎友都是由於騎行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總結起來,導致膝關節損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車座的高度:對於騎行中車座高度的調整,有些騎友並不是很在意,有些騎友為了炫酷,儘量的把車座抬高,為的是騎起來好看,姿勢優美。有些騎友則為了騎行方便,遇到危險時便於處理,把車座降的很低。其實,車座高度的調整在騎行中非常重要,車座調的太高的話,腳踏在6點方位時腿伸的太直,完全處於緊繃狀態,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張力太大。而車座調的太矮時,當腳踏在12點方位時膝關節曲的很緊,這樣會使膝關節的壓力加大。這兩種狀態都會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將車座調整到合適的高度,當腳踏踩到底時腿的伸曲角度應保持在170°左右,不要刻意的猛力蹬車,利用體重的自然下墜去發力。

蹬踏的頻率:有些騎友自身體力好,在騎行中尤其是爬坡,為了體現速度與體能,為了比別人飛的更快,使盡全力瘋狂地蹬車,根本不去在意蹬踏時的頻率,殊不知人的膝關節畢竟強度有限,太大的力量輸出對膝關節影響非常大。所以, 膝關節損傷嚴重的一般都是那些體力比較好,騎行時間比較久人。

上陡坡時不要用大齒比,應使用比較輕的速比,不要讓你的膝蓋負擔過重,保證高頻低速。

蹬踏的角度:很多騎友習慣於內八字或外八字騎行,看似稀疏平常,但對騎行卻影響很大,很容易造成膝關節的不自然摩擦,我的理解是:膝關節和軸承的原理很相似,當軸承保持水平運轉的時候可以達到最佳運行狀態,但是內徑或外徑偏移的話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磨損,本人覺得膝蓋也是同理,因為我自己就曾雙膝疼痛過,個人總結的原因是自己外八字的習慣一直沒有扳過來,加長騎行距離之後膝關節杯具了。休養了近一個月之後,依照自己的推論,直接上了鎖鞋鎖踏,到現在沒有出現過明顯的狀況。正確的騎行姿勢是蹬踏動作完全保持在一個垂直的平面上。使用自鎖腳踏會很好的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平時注意一下自己的騎行姿勢,改掉外八字或者內八字的姿勢那是最理想的。

頻繁的騎行:任何一個零件用久了都會有磨損,人體的器官也一樣,每天我們行走對膝關節也會有一定的磨損,這是很正常的,騎行那就更不在話下。一般性磨損我們在休息時或者睡覺時膝關節內部會分泌一種類似潤滑劑的液體,會自己修復膝關節,這是人體自我修復系統的作用,但磨損的太嚴重,人體的自我修復系統跟不上磨損的速度,自然會出問題。

騎車應適量,避免長時間或者不間斷騎行,時常保持膝關節的休息時間。

要循序漸進,結合自己的實力去騎行,不要盲目的增加騎行距離,要逐漸增強膝關節的承受力和強度。

騎行的環境:平時在騎行中,膝蓋一般不需要任何的保護,都不會得風濕,因為膝關節處於不斷運動中,會自然產生熱量。但下雨時騎車,對膝蓋絕對是一次摧殘,任何膝關節也抵擋不住雨淋風吹,因為膝關節處在迎面向前的位置且直接經受著風雨的侵襲。所以,儘量減少雨中騎車的機會,如果要騎行請先將膝關節保護好。

騎車,不僅是一種休閒娛樂的方式,也是一項良好的運動健身項目,希望騎友們能夠保持一個正確的健康的騎行姿勢和騎行狀態,真正達到騎自行車運動健身的目的,而不要因為騎行不當而對身體造成損傷,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516fc86e7a35ed81f08d4e84e84bc4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