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和公路都有風險,不同而已

2023-06-29     騎行村

原標題:山地和公路都有風險,不同而已

山地自行車和公路自行車運動都有其風險,只是風險形式不同。山地車的風險主要來自多變的地形;公路自行車的風險則主要來自速度。

山地自行車根據地形所要求的技術門檻都不一樣。並且在戶外條件下,你遭遇擦傷、淤血的情況可能就如同家常便飯。受到腦震盪、骨裂、骨折的情況也會經常有所耳聞……

相對於山地自行運動而言,公路車所面對的地形似乎只有一種——公路,給人的印象就是沿著看不到終點的公路一直騎,即使會遇到下坡或上坡這兩種情況,總的來說看上去是更為安全的運動項目。通常危險來自於速度過快,導致的車輛失控。

我們都知道,拿到一台車時,首先要根據車手的不同來調校,無論是專業的調校,還是你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來進行調整,這一步是不可或缺的。

在騎行過程中不同的姿勢下,所涉及的肌肉群也完全不同。公路自行車運動中,主要涉及的是腿部肌肉,尤其是股四頭肌和腓腸肌,這樣單純的腿部運動,很容易造成這些腿部肌肉的過度緊張。

由於公路競賽需要考慮的空氣動力因素,因而要求車手採取上半身俯低的激進姿勢。但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這一點,就使得許多人採取較低的坐管高度。這樣的設定下,你的肩膀下意識的過度伸展,同時胸椎和肋骨收縮,從而導致你的整個胸腔被壓縮。並且此時,你的橫膈膜也會不自覺的上提,這一切都將影響你的呼吸效率。

在騎公路車時,你的上半身肌肉主要起到穩定作用,使你的踩踏動作可以保持穩定的輸出。當採取較低的空氣動力姿勢時會出現的問題是,在需要觀察前方賽道情況時,車手的頸椎會受到壓迫,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無疑會造成頸椎問題。

由於公路運動會強烈的彎曲人體軀幹部分,因而首先對你的下背部肌肉也就是脊柱側肌肉有非常高的要求,在騎行時下背部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由於你需要專注於碼錶的公里數,你的上半身幾乎需要鎖定在車身上,以保證你的踩踏效率,這就需要非常強大的腹部核心肌肉。

而騎山地車時,你上半身姿勢就不用像公路車那樣彎曲。此外,你的手臂在山地運動中會成為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並且你的整個上半身也需要參與進來。

此外,由於騎姿的不同,你的頸椎也不會像騎公路車那樣多度緊張。但由於山地運動中,在大落差時身體會承受大量的衝擊、震動。這些衝擊都會隨著手臂傳遞到脊柱。儘管山地自行車不會形成像公路車那樣的慢性椎間盤突出,但長期的承受瞬間衝擊,可能會造成椎間盤的撕裂。

山地自行車運動同樣會造成下背部的壓力,只是沒有騎公路車時那麼大。作為一名山地自行車手,其上、下半身肌群的參與程度幾乎相同。因而其全身的肌肉需要全面的發展並具備高度的協調性。

無論你是投身於公路自行車還是狂熱的山地車手,以上所提到的種種運動傷害風險都是你必須要了解的。如同任何其他一項運動,自行車運動有其風險。必須先認識到這點,並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來努力避免。

可以看到,相對於公路自行車,騎山地車時,車手需要通過不斷改變身體位置來分配重心,幾乎全身都參與進來。就骨骼和肌肉系統所承受的壓力而言,騎山地車時的姿勢要優於較為單調的公路自行車運動,身體相對更為舒展。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f4309c027395dec185c0c3dc68fbf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