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場 董克平餐桌「菌饗雲南」晚宴,圓滿

2020-07-14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昆明場 董克平餐桌「菌饗雲南」晚宴,圓滿

林老闆陪著我們參觀市場,給我們介紹各種菌子。在他的店鋪停了下來,市場裡他的鋪面積最大,種類最多,質量最好,同行中的一些人就是林老闆的客戶。生吃了一個雞樅菌,那種握在手裡菌杆硬硬的,脆甜。林老闆告訴我,松茸要選那種菌帽和菌杆一樣粗細的,見手青紅的比白的好吃,白的炒出來比紅的漂亮。

三頭怪

翁總在請教靈芝的用法

花哥喜歡粗大的松茸

我和林老闆,靈芝與松茸

以前我只是吃菌子,沒有深究過菌子的前世今生。聽林老闆簡單講幾句,覺得有必要了解更多一些。總是說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吃好菌子當然不錯,如果知道了好菌子的標準,不是更好了嗎?

市場裡有賣牛乾巴的,我喜歡吃。店家說,現在賣的基本上是用進口牛肉做的,用本地黃牛的乾巴只有鄉村裡還零星可見。詢問原因,店家告訴我,本地黃牛肉原材料就要八九十元一公斤了,進口牛肉比這個便宜,質量還可以保證,自然要用進口的了。目前大部分用的是澳大利亞牛肉,味道和本地黃牛沒什麼區別。我問氂牛肉如何?店家說,氂牛肉太乾了,做出來不好吃。

離開市場去了 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新的辦公場地,楊會長帶著我們參觀了協會發展歷史,隨後大家坐下來聊了幾句,我接受了一個採訪,問我對雲南美食的印象。我記得展覽中有一個協會在外交部推廣雲南美食時做的展台,上面顯示雲南地貌從海拔76米到海拔6700多米,6000米的海拔差距,讓雲南涵括了從熱帶到寒溫帶的作物,因此 雲南的食材豐富,質量好,綠色環保;同時雲南又是個 多民族居住的省份,飲食風格多樣化,差異性明顯,飲食文化的豐富度也是獨樹一幟的。因此 雲南美食不僅豐富多彩,而且有著發展的無限可能。

參觀協會

晚上是這次來雲南學習考察的重頭戲,在在 昆明洲際酒店我請 中餐行政總廚先生和在北京的昆明人 劉新先生做一場 雲南菌菇宴,旨在推廣雲南優秀食材,以及了解雲南廚師對菌菇菜肴的理解和製作技巧。

我覺得要想認真的了解一個食材的特性,有可能的話一定要到它的原產地去看一看,了解它的生長環境,氣候環境,和當地的人文歷史,再有就是當地廚師對這種食材的使用方法,這樣才能找到這種原材料的根,這之後衍生出的菜式都是從這個根升華出去的,越能了解根的深度,就越有益於今後對這道菜式的創新與發揮。這次晚宴得到了昆明洲際酒店和業主方的大力支持,給予廚師充分發揮的空間,劉新師傅、帥曉劍師傅也幫著王剛師傅出點子,團隊鼎力合作,打造了今晚這場精彩的雲南菌菇晚宴,「董克平餐桌」因此添加了更多的光彩。

菜單

裡面用到了牛肝菌、建水草芽、宣威火腿、 樹番茄(凍)、卡露伽魚子醬、鹽田蝦、雞樅菌。

佛跳牆的湯底煮菌子。 羊肚菌、松茸、牛肝菌、雞油菌等。

這道菜很精彩,牛肝菌好吃,龍筋味道入的透,香。

卡露伽魚子醬配昆明小刀鴨、乳扇火腿、蛋卷菜心。這個想法很妙,魚子醬配乳扇和小刀鴨都很美味。

就是這樣

雞樅菌配油熗黃魚。加了一些傣家色彩,調味把黃魚的香美完美展現。

依雲樹豆芽,微苦,清爽。

牛肝菌燜飯。超級好吃,我自己吃了兩碗。

甜品:雲南印象。

這一餐菜式的設計從雲南菌菇出發,兼容並蓄,在食材配搭和選擇上有想法有創意,使用了多種外來食材,海鮮類用了魚子醬和大黃魚;味道表現豐富和諧,葷素之鮮組合出相互交融的味覺呈現,互相襯托疊次高潮。王剛師傅說,這套菜單反覆推敲,直到今天中午還在調整。能力雖然有限,一定會盡心盡力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經驗展現出來,如果能給大家提供一點思路,哪怕是經驗教訓也是值得的。我想說的是,王剛師傅謙虛了,這一餐非常美妙!

認真製作的劉新師傅

認真學習

我也動動手

吃的好開心

致謝所有參與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BUxT3MBnkjnB-0zUS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