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寫作也要「抓活魚」(藝海觀瀾)

2024-06-25     人民網

無論什麼時代,無論讀者閱讀方式、文學傳播方式如何改變,「抓活魚」都是最有用的辦法,這樣寫出來的散文才有煙火氣、生活氣,近看情趣生,遠觀詩意濃。

「抓活魚」,往常是對新聞人的要求。「活魚」活靈活現,看著新鮮,讀著夠味。其實,在新的文學環境下,散文寫作,也要善於「抓活魚」。

素材要「活」。在一部手機行天下的時代,若文章標題、內容不新鮮,讀者手指頭一划拉就過去了。不僅新媒體如此,紙質期刊讀者常常也是打開封面,掃一眼目錄,熟人的讀一讀,標題新穎的讀一讀,短一點的讀一讀,那些四平八穩的「陳年往事」,大多時候是被忽略的。

什麼樣的素材「活」呢?時下最新的,與讀者最近的。比如每到過年時,按慣例都會發表一些與年節有關的散文。年年寫,年年發,甚至十年二十年前的文章還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讀者面前,這恐怕說不過去,也看不過去。記得2019年春節前,我們一家從廣州乘坐火車返鄉探親,在車廂里遇到一對在廣東惠州打工的夫妻,一路走一路聊,聊的全是他們生活里的新鮮事。之後我寫了一篇《火車上的見聞》,文章還入選當年福建中考語文試卷。如果說這篇文章還有點可取之處,我猜測,「鮮活」是關鍵。

細節要「活」。如今讀者越來越挑剔,也越來越難被感動。散文感動人,要靠細節。前幾天,我讀到作家堯山壁的《冀中故友(二章)》,頗有感觸。眾所周知,紀念類、回憶類文章很難寫出新意,但此文中有這樣幾句:「師資力量可以擠出來,他本人也可以兼課,但教室、宿舍多一間也沒有,急得他像熱鍋上的螞蟻,人都瘦了。他圓臉變成了長臉,不停地轉磨磨,我在後面跟著。從校內轉到校外,轉著轉著撞到一堵牆——槐南路小學。」真實、可信,生動、形象,把人物急切的樣子寫活了。

語言要「活」。「手機控」讀者口味多樣,散文的語言若還停留在過去的調子裡,他們會覺得陳舊、不感興趣。自然,不是說寫散文要「網言網語」,一味迎合時興的口味,能寫得既「活」又「雅」,才見功力。這方面,汪曾祺是一個標杆。他的文學語言把文言和口語糅合起來,濃淡適度,不留痕跡,有嚼頭,而且俗不傷雅,有文化氣息。

散文是貼近生活的文體。作者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於字裡行間流淌,但正因這份真,也容易流於普遍。生活本身不是文學,也不是散文。散文是生活凝結的晶瑩露珠,隨意採擷不來,要善於觀察,善於等待。

要捨得沉下身心。有的作者總寫陳芝麻爛穀子,因為缺少新的生活體驗,也沒有接觸或留意身邊形形色色的人。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的社交既「無限小」,又「無限大」。「無限小」,因為容易把自己「縮」起來;「無限大」,因為網上網下都有機會接觸各行各業,比如身邊那些快遞員、外賣小哥、物業管理人員、保安等幾乎天天見,他們的故事往往能代言和感動龐大的讀者群體。對於這些鮮活素材,不能只寫皮相和表面,要深入他們的生活,發現故事、發掘細節,這樣才能寫得深入,讀著自然,滴水清圓,耐人尋味。

毋庸置疑,文學傳播生態的改變給作家以極大的挑戰,但這種挑戰也是機遇,若是有心人、勤快人、感覺敏銳的人,又有一定的文字能力,寫出的文章是可以受到讀者青睞的。

一位作家說:「用審美熔煉世間萬物、人間百態,鑄成一把洞察時代生活、開啟智慧人生的鑰匙,散文才大有可觀、大有可為。」一個「熔」,一個「鑄」,都非輕易能夠實現,必得千錘百鍊,必得千磨萬擊。其實,無論什麼時代,無論讀者閱讀方式、文學傳播方式如何改變,「抓活魚」都是最有用的辦法,這樣寫出來的散文才有煙火氣、生活氣,近看情趣生,遠觀詩意濃。

(作者為廣東財貿職業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5日 20 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e72a4a945fcda79baa06e17075fac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