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農村的風俗,你知道多少?
泉州作為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有著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沿海隸屬泉州的閩南片區,更是被稱為「晉南佛國」。這樣一個極具宗教文化包容性的城市,甚至一度出現了一條街出現了五個不同宗教的狀況,就連南宋理學家朱熹都不禁感嘆:「泉州,滿街都是聖人!」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和濃厚的宗教氛圍下,由千百年來宗教延伸出的民間文化和習俗更是博大精深,俗話雖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但在閩南地區,無論相隔多少里的村子,都保留著老祖宗們長達百年繼承下來的文化習慣。
(一)初一晚上拜「天公」
幾乎在每年的初一晚上,閩南地區都會有一段持續很久的絢麗煙火。在這個晚上十二點,家家戶戶都會在桌上擺放好早早準備好供奉「天公」的食物,沏上三杯熱茶,家庭條件好的人家會準備好羊肉、牛肉。在準點時點上三支香,對著天空跪拜祈願新年伊始風調雨順,家庭事業順利。這裡的「天公」就是人們常說的玉皇大帝了,傳說大帝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而在閩南農村,更是具有極大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也時常聽老一輩說起一些說法:
(二)啄木鳥的啼叫是報喪
在閩南,如果你在某段時間聽見附近有啄木鳥的啼叫聲,那就意味著附近不久之後有人即將離世,根據老人的說法,啄木鳥對於人的身體狀況有獨特的感知能力,到這個時候,它便會發出啼哭聲提醒人們。
(三)狗來喜
這個說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同樣在閩南,如果你在農村遇見陌生的狗(非家養)對著你撒嬌、跟隨,甚至跟回了家裡,這就預示著你即將迎來財運,因此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好好善待他,不要虐待和趕走他,因為在閩南這也被稱為「旺喜」。
(四)小孩子晚上哭鬧會被魔神仔抓走
小時候爸媽總愛拿各種古靈精怪嚇唬晚上吵鬧不休的我們,然而在閩南,對於魔神仔卻有著很多傳說。魔神仔是傳說在山林中的一種妖怪,它會迷惑人的理智,令他們失蹤,被譽為邪惡和恐怖的化身。因此,大人們也常常以此告誡小孩子們晚上切勿吵鬧,否則便會被魔神仔抓走。
這些閩南習俗,你都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