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個皇子逃出後經歷不同, 卻都以「冒充皇子」罪名被清廷所殺

2023-12-07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崇禎三個皇子逃出後經歷不同, 卻都以「冒充皇子」罪名被清廷所殺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在位17年後再也支持不住了。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破了北京城,城破後崇禎皇帝選擇了在煤山自盡。在自盡之前,崇禎皇帝不忘處置身邊的事務,將妃子和公主都割去性命,以免被農民軍侮辱。但對於三個兒子,崇禎仍懷有一絲希望,他命令太監將太子和二王護送出宮,希望他們中的一人能逃出北京城,重振大明江山,繼續大明皇室。然而,這三位皇子在太監們四散逃跑後,生長在深宮的他們被大順軍發現,並被帶到李自成身邊。李自成對此欣喜若狂,將這三個皇子帶在身邊,甚至在討伐山海關的征程中也隨軍而行。然而,大順軍在山海關遭遇慘敗,皇子們在混亂中逃脫並分散,從此開始了各自不同的命運。

真太子被當做假太子殺害。太子朱慈烺逃離大順軍後,回到北京城並找到了外公周奎。然而,周奎在短暫的收留後認為風險太大,決定送太子離開。然而,在送太子的途中被清軍巡邏隊發現。多爾袞得知捕獲崇禎太子的消息既高興又憂慮。他高興的是太子被捕,不再有後顧之憂;但憂慮的是如何處理太子,因為清朝入關打的是為明朝報仇的旗號。多爾袞聰明過人,讓朝臣和太監們指認太子,凡是認為太子是真的,都被殺掉。經過一番殺戮,大家明白了情況,紛紛指認太子是假的,最終多爾袞以「冒充前朝太子」的罪名將其殺害。

三子朱慈炯康熙年間被殺。朱慈炯是崇禎皇帝的第三子,在失散後不知所蹤。傳說中,清朝一直在尋找朱慈炯的下落,直到康熙十八年,清軍抓獲了一個打著「朱三太子」旗號的義士,與當年失散的皇三子朱慈炯極為相似。然而,康熙皇帝依然以「冒充前朝皇子身份謀反」的罪名將其斬首,使真皇子再次成了「假」。

五子朱慈煥隱姓埋名,到七十五歲時仍未逃脫被凌遲的命運。朱慈煥是最幸運也是最悲慘的一個,他在失散後被一個姓王的鄉紳收留,隱藏身份並化名王士元。後來,朱慈煥來到浙江,在此娶妻生子,生活一直持續到康熙47年。然而,當他看到清朝皇帝為崇禎帝厚葬並每年祭掃明朝皇陵時,覺得清朝對待他可能不再加害。他鬆懈了警惕,偶爾透露出自己的身世。結果這個消息被反清復明的義士得知,以「朱慈煥」的名義進行反清活動。清朝官員得知後,抓到了朱慈煥。儘管朱慈煥並沒有參與反清活動,但在審訊中他說:「我已經古稀之年,在之前的三藩之亂中我都沒有造反,如今又怎麼可能在天下太平之時從事反清活動。」然而,康熙最終沒有對已到古稀之年的前朝皇子有半點仁慈,下令以「冒充前朝皇子身份謀反」的罪名將其凌遲處死,二子一孫也被斬首。至此,崇禎一脈完全斷絕。

清朝統治者對崇禎皇子表現出一種「葉公好龍」的態度,一直表示對他們的傾慕。然而,在真正的「皇子」現身後,他們又擔心這可能對統治造成威脅。為了遏制天下輿論,清朝將三位皇子都以「假冒」身份而殺害,使他們連死都不能以真正的身份離世。這充分表現了清朝統治者的心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520c1aeaf4fa82939a08cf7095439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