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貴子張明光:清華博士畢業,不顧父母當和尚,如今怎麼樣了?

2024-01-21     花西亦花心

原標題:寒門貴子張明光:清華博士畢業,不顧父母當和尚,如今怎麼樣了?

能考上清華北大,那一定是不簡單的人物,當他們畢業之後,會有不同的選擇,有的選擇繼續出國留學深造,有的會留校做科研,有的則進入知名企業,但是有這樣一個人,在清華畢業之後,並沒有像別人一樣工作或者繼續學習,而是選擇了出家當和尚。

這個人就是清華博士畢業的張明光,當時這一行為也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很多人都認為他這樣是不孝的行為,父母望子成龍,但他最終卻選擇當和尚,儘管很多人都對他的行為表示不理解,認為他不孝順,父母也一直反對,但面對這樣的輿論,也沒有影響他的決定。

張明光到底是經歷了什麼,竟會做出如此決定呢?如今的他怎麼樣了,是否還在寺廟當和尚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寒門貴子,清華博士畢業生張明光的故事。

張明光於1980年出生在河南商丘虞城縣一個貧困家庭,家裡的收入全靠種地獲得,農閒的時候父親也會出去打零工,並且張明光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儘管父母從來沒有閒著,辛勤勞作,但也只能勉強地維持全家人的溫飽,所以張明光和很多農村孩子一樣,小的時候就開始幫助家裡幹活。

出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他也從小就知道生活是如此的艱辛,他就告誡自己,一定要勤奮學習,改變自己的命運,儘管他家境貧寒,但是他也是十分幸運,他擁有一副異於常人的聰明頭腦,因此父母也很欣慰,父母就說儘管自己家裡很貧寒,但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大學。

天賦異稟再加上張明光學習也十分努力,因此他的成績在班裡總是名列前茅,就這樣他從小學讀到中學,在1998年那一年參加了高考,他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憑藉著優異的成績拿到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他的事跡在他們當地都傳了個遍,他也成為了當地家喻戶曉的人物。

清華大學是許許多多學生夢寐以求的學府,作為中國著名高等院校,考上清華意味著他的前途充滿了光明,寒窗苦讀十年,父母也為了他辛辛苦苦勞作,父母也都以他為驕傲,他們把希望都寄托在張明光身上,認為自己的兒子能帶著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進入清華大學之後,身邊不乏有許多優秀的學生,但這並沒有讓張明光氣餒,他依舊沒有鬆懈,在大學他刻苦學習,虛心求教,在本科畢業之後,他又繼續留在清華大學讀碩士,經過不斷努力,最後攻讀到博士。

在2007年張明光博士順利畢業,他憑藉著優秀的簡歷,很快就得到了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這讓父母十分開心,可以說,他的一生完美的演繹了「知識改變命運,寒門出貴子」的傳奇人生。他的一生一直都是順風順水,沒有遭到挫折,在工作上也是十分的得心應手。

之後沒多久,他開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在哪裡,雖然他現在過著高枕無憂的生活,他的薪水也能讓他滿足世俗的虛榮,但他的精神是空虛的,這讓他感到十分痛苦,因此就在父母認為可以和兒子一起享受幸福生活的時候,張明光做了一個讓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他要出家,就這樣在毫無徵兆的前提下,他突然決定削髮為僧,要去龍泉寺出家,這個消息。被他的父母知道之後,他們就立刻來到北京,希望他能夠慎重考慮,放棄削髮為僧這一想法,但不管父母怎麼勸說,他都不為所動,父母為了挽留他,甚至向他下跪。

但儘管如此,他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人活著就要有自己的主見,做人不可以人云亦云,聽取別人的想法,他自己的人生,他自己可以負責,他認為人活著不能只是為了口糧,雖然這沒有錯,但生活除了口糧之外,還應該有其他的事和遠方。不然的話,人活著就太無聊,也沒有趣味。

張明光的父母聽到兒子說的這些話,心裡萬分無奈,最後只能同意了兒子的決定,後來他就出發去龍泉寺,成為了一名法師,號賢清,在這裡,他並不是只誦讀佛法,他還參與了寺廟的管理,由於他的高學歷,當地的管理者也會詢問他的意見。

有了他的管理,這也讓寺內的名氣有了不小的提升,他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全部運用到了寺廟的管理上,在他的管理之下,龍泉寺被人們所熟知。他經常利用現代網絡科學技術來宣傳佛法,這也改變了講經念佛這樣枯燥的宣傳佛法的形式。

他也經常尋找媒體,一起宣傳佛法,想要傳播佛法善心,甚至他還經常出入國學講座,去引導大家宣傳佛法,後來張明光當了主持,念經打坐,種菜,讀書也是他的日常生活,因為他的英語比較好,他還擔任了龍泉寺國際事務執行長,他也承擔著向世界各地弘揚佛法和學術交流的任務。

在他的管理下,慕名而來的信徒、遊客也逐漸增多,要知道,原來的龍泉寺是位於北京海淀郊區的一所破敗的寺廟,但在張明光的帶領下,在十年之間,龍泉寺甚至成了當地的網紅寺廟,這座寺廟以高學歷,高科技被人們所熟知。

在這所寺廟的團隊中有五名博士,其中賢宇法師是一位數學天才,還獲得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賢威法師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系博士,賢啟法師是清華大學核能物理博士,禪興法師是清華流體力學博士,其他的僧人也基本上都是碩士生或者本科生。

後來張明光的事件被報道出來之後,也引起了社會上很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他非常自私,對不起國家的培養,也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他為了自己的清凈,逃避了自己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

但就張明光自己而言,他把修行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去尋找自己內心深處想要獲得的東西,他拋開了博士頭銜和高薪這些身外之物,致力於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他在寺廟裡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存在的價值。

現在張明光的父母也逐漸理解了他,他在寺廟裡生活得很好,父母也經常去寺廟裡看他,作為父母他們對張明光給予了陪伴和支持。張明光也利用自己的行動,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優秀的人,在這裡我們也能看到優秀的人,不管是在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關注,張明光的一生,不管是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還是一名法師,他的人生都值得我們去欽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c938e5aa12de1b985b6c12f26c6e9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