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航天員楊利偉:藏匿在光環背後,是不為人知的傷痕故事

2024-06-13     花西亦花心

中華之崛起,道阻且艱難。

在無數輪轉的時間裡,民族大義的實現,大多是無數英雄人物犧牲小家顧大家的結果。現在我國科技進步航天技術飛速提升獲得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然而誰也不曾知道在這背後 我們的太空人們付出了怎樣沉重的代價。

今日,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特級航天員楊利偉那些藏匿在光環背後不為人知的傷痕故事。

少年追夢,可以燎原

1965年,楊利偉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出生了。小時候在所有人眼裡他是個極其靦腆害羞的小孩,誰也不曾想到他長大後會成為我們祖國的驕傲,為我國在國際上贏得了無數榮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幼年的教育又影響孩子的一生。楊利偉的父母身為教師對教育孩子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閒暇時他們總會帶楊利偉去山野踏青,這既鍛鍊了他的體魄又豐富了他的世界觀。

父母的教育方式讓楊利偉漸漸打開自己,成為一名優秀自信的孩子,在那時,他的夢想並不是成為一名太空人,而是渴望成為一名火車司機。所有的愛都有源動力,父母的支持在激勵著他前行。

建設祖國為祖國爭光,是他從小到大奮鬥的目標,也許在那時他的心裡就埋下了一顆可以燎原的種子。

生命里總有些緣分會不期而至,帶領著你走向你的夢想。

1983年,空軍招人來到楊利偉所在的學校選拔學生。時年正好18歲從小滿懷對軍人憧憬敬仰之情的楊利偉,果斷地填寫了報名表。經過一系列嚴苛的選拔,優秀且自律的楊利偉順利進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飛行學院。

曾經那顆埋在他心裡的種子似乎破土而出,他定下了為空行奮鬥的目標。

四年的大學生涯為楊利偉提供了很多理論知識,但他深知光有理論還不夠只有實踐才能見真知。畢業後他被分配至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做飛行員,僅一年他就被授予空軍中尉軍銜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原部隊楊利偉累計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多,這為他後來航空飛行打下夯實基礎。

1995年9月,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預備航天員。這是個實現夢想的大好時機,為了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楊利偉與一批同懷夢想的戰友參加了此次訓練。他們在溫度極高的地區訓練,每天下了飛機便是一身臭汗,卻也樂此不疲。

有夢想才有前進的動力,正是因為這份對航天的渴望與熱愛,支撐著楊利偉前行。優秀的太空人不能只有強健的體魄還要有充足的知識,為了多方面發展,楊利偉比所有人都要刻苦。雖然每天的飛行訓練都被排得很滿,但他會抓緊休息時間補充基礎薄弱的英語知識。

他嚴格要求自己付出努力也會有所收穫,在這次訓練中他不僅飛行得漂亮連英語也獲得一百分的好成績,由此獲得了部隊領導和戰友的一致認可。

1997年12月,他入選成為一名正式的航空員。然世人皆不知在這一切的背後,有著一個默默奉獻的女人。

家有賢妻,鼎力支持

張玉梅,楊利偉的妻子。她曾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為了能專心照顧丈夫楊利偉的起居而辭職。她不是誰的附屬品,也不覺得自己偉大,她只是一名軍嫂。

俗語云「家有賢妻,助夫一半。」

楊利偉與妻子張玉梅雖是經熟人介紹認識而結婚,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之間相濡以沫的感情。他能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航天事業上,其中有一半的功勞在於張玉梅幾十年如一日的貼心照顧。身為楊利偉背後的女人張玉梅是個典型的適合居家過日子的江南小女子,她知書達理工作上一絲不苟,生活中孝順公婆,讓楊利偉全無後顧之憂。

懂他的妻子是他堅實的後盾,她將對他的愛默默放在行動上。天涼了替他添衣,深夜在他的案首替他整理資料。

她的丈夫做了世人的蓋世英雄,就不能做她普普通通的丈夫了。他有他的擔當,有他的夢想,不能在她生病無助時,給她端上一碗熱湯,她也只能放棄自己的工作,陪他在一個個城市訓練,做他偶爾乘涼的大樹。

世上的感情千千萬,最好的那種便是你一回頭我仍在,作為一名軍嫂,一名面對著丈夫生死的工作,她是堅韌的是滿懷鬥志的大女人。

有了家庭的全力支持,楊利偉很是安心。

後來在一次記者會上,一名記者問她「你想到當航天員會有一定風險,你支持他去參選嗎?」

她說「我也支持呀,當航天員多麼光榮啊。」

知行合一,這麼多年她一直做得很好。

突聞噩耗,女兒離世

楊利偉和張玉梅感情甚篤,婚後不久就生了一個女兒,那是個可可愛愛的小姑娘,才一點點大。對於女兒楊利偉總是捧在手心裡。楊利偉是個好父親,卻不是個合格的父親。日常訓練任務繁重,他很少能抽出時間陪伴女兒。

女兒從小體弱多病,妻子工作忙碌還要兼顧家庭疲憊不堪,但張玉梅咬咬牙並沒有將自己的艱難情況與楊利偉吐露分毫。楊利偉的女兒兩歲的時候因病夭折,妻子擔心影響丈夫訓練不敢將實情告訴他只能瞞著可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楊利偉還是得到了消息。

喪女之痛尤可悲,家國之義不可推。但楊利偉知道他的訓練不能停,這不單是他一個人的事情,他既然背負著所有人的夢想就得負重前行。他掩下滿心的悲傷,化悲憤為力量更加認真積極地投入到後期的訓練中。

這段過往楊利偉從未在人前吐露分毫,我們只知道他的生活全都被訓練填滿,卻不知榮耀背後滿是傷痕。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楊利偉順利登上太空,成為載入中華史冊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而中國也成為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

太空中飛行驚險,在此次航行過程中他還經歷的生死26秒,但因楊利偉多年的辛勤訓練,才讓他面對危險及時調整狀態。楊利偉用過人的毅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訓練實現「中國夢」的那一刻,當電視轉播至太空場景的那一刻,我們萬千國人的血是沸騰的,我們的靈魂都在歡呼吶喊,事實證明那些花兒都開過,那些付出過的汗水和熱淚都是值得的。

這次飛天,承載了國內上千名科研人員日日夜夜的努力,承載了千千萬萬國人的期盼,也承載了他女兒的生命。這一路於他而言走得太過艱難,不單是身體上的傷痛還有心靈上的。但楊利偉始終牢記著自己的職責,他是一名軍人,他的職責便是為人民服務。沒能兼顧家庭是他一輩子的痛,但他無愧於國。對於他來說,這便足矣。

我中華兒女自古便有著鋼鐵般的意志飛蛾撲火般的勇氣,才促使我們走過那些至暗之路。如今的楊利偉,不單單是一個軍人他還是啟明星,始終在中國航天的進程上照耀著我們前行的方向。

祖國安好,盛世可期。航天之路,仍在前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9665da42fbc5a6ae795ed2e704c2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