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舉辦禁毒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

2024-06-25     央廣網

在第37個「6·26」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最高人民法院於6月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人民法院去年以來禁毒工作基本情況,並發布10件相關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長李睿懿、刑五庭副庭長歐陽南平、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副局長姬忠彪主持。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長李睿懿通報2023年以來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基本情況,介紹了懲治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舉措成效。

2023年以來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基本情況

2023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我國毒情形勢發生新的複雜變化,特別是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出現新情況新特點。從審判工作情況看,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33401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別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數量和被告人數自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後已出現「八連降」,毒情總體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2024年1-5月份,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12996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18262人。但是,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卻呈上升態勢,個別地方增幅明顯,此類物質濫用群體低齡化的特徵更為突出。面對依然複雜多變的毒情形勢,各級人民法院忠誠履職盡責,積極採取有效舉措,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始終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持續加強審判指導,不斷提高禁毒綜合治理效能,各方面工作均取得顯著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做好統籌謀劃。各級人民法院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禁毒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禁毒決策部署,將禁毒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召開黨組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禁毒工作重要批示精神,研究貫徹落實舉措。張軍院長高度重視毒品案件審判和毒品問題治理,對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禁毒工作,深入開展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防範和治理工作,推動毒品案件審判工作現代化等提出具體要求。廣東、山東等省高級人民法院成立禁毒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全省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推進會,對本省法院禁毒工作作出安排。

(二)堅持從嚴懲處,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走私、製造、大宗販賣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和職業毒犯、毒品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犯罪分子,加大對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危害對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懲處力度。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0972人,重刑率達22.12%,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4個百分點。2024年1-5月份,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3125人,重刑率達17.1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0個百分點。對於利用麻精藥品的鎮靜、麻醉等功能,實施強姦、搶劫等犯罪的,堅決依法從嚴懲處。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強姦、猥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利用毒品誘騙、控制被害人」作為強姦婦女、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情形,從重處罰。對於「笑氣」等未列管物質,織密刑事法網,準確運用相關法律予以懲處,確保實現有力打擊。同時,全面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於罪行相對較輕,或者具有從寬處罰情節的被告人,堅持區別對待,嚴中有寬、寬以濟嚴,依法從寬處罰,效果良好。

(三)強化審判指導,統一裁判標準。2023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下發《全國法院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為毒品案件審判提供更加系統、科學、精準的規範指引。最高人民法院通過開展條線指導、舉辦專項培訓、撰寫解讀文章、選編典型案例等方式,促進各級法院更加準確地理解和適用會議紀要。各地法院也以此為契機,持續推進轄區毒品案件審判指導工作。黑龍江、貴州、海南等地高級人民法院會同公安、檢察機關制定或修訂了辦理毒品犯罪案件證據指引等文件。2023年4月,針對麻精藥品替代濫用突出問題,最高人民法院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涉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案件審判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涉麻精藥品案件審判工作的基本任務和總體要求,規範了涉麻精藥品案件裁判標準。《全國法院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也對涉麻精藥品犯罪的法律適用等問題作出專門規定,為審理此類案件提供了更加精準的規範指引。最高人民法院和一些地方法院加強調研工作,針對涉麻精藥品犯罪、涉藥物濫用犯罪法律適用等開展深入調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解決實踐中突出問題。廣東高院就依託咪酯濫用問題、山東高院就「笑氣」濫用問題開展專項調研,提出整治工作建議。最高人民法院還注重發揮「庫」「網」作用,精心編選具有裁判規則指引價值的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典型案例充實人民法院案例庫,並在法答網組織做好答疑。

(四)踐行能動司法,推動源頭治理。各地法院堅持治罪與治理並重,加大禁毒綜治工作力度,做實「抓前端、治未病」,以強化禁毒法治宣傳和制髮禁毒司法建議為兩大抓手,推進毒品問題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努力將審判效果轉化為社會效益,取得良好效果。一些法院在審理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過程中,針對發現的制度漏洞和監管盲區,就完善麻精藥品列管機制、加強醫療機構處方管理、堵塞診所藥店零售監管漏洞等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促進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努力實現「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實踐中,關於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的司法建議在涉毒司法建議中數量最多,範圍最廣,效果也最為明顯。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人民法院在審理私人診所經營者劉某瓊販賣毒品案時,就劉某瓊違規向吸毒人員出售地西泮問題,向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發出關於加強個體診所麻精藥品監管的司法建議,被評為四川省2023年十大司法建議。山東省沂南縣人民法院在辦理一起強姦、強迫賣淫等案件時,發現多名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等不持處方,即可從縣城一些藥店購買右美沙芬片大量服用,遂向當地行政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當地立即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責令3家藥店整改,對1起無證銷售右美沙芬的案件進行立案,過去監管混亂局面得到極大改善。各地各級人民法院依託審判資源優勢,通過集中宣判、庭審直播、發布典型案例等形式,持續開展禁毒法治宣傳,「以案說法」,公開揭露毒品包括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危害,震懾犯罪、教育群眾,促使青少年形成安全用藥和遵規守法意識。

(五)加強溝通協作,凝聚工作合力。各地法院加強與公安、檢察等部門溝通交流,建立健全相關協作機制。針對辦理麻精藥品案件相關突出問題,天津高院會同公安、檢察機關制定出台規範性文件。針對涉毒財產查證難、處置難問題,山東高院與省禁毒辦、公安、檢察機關及銀行共同制定出台《毒品犯罪案件涉毒資產調查處置工作指引》,構建信息共享和案件會商機制。遼寧高院就涉毒資產認定問題與檢察機關交流會商,出台相關會議紀要。

下一步,人民法院將進一步增強做好禁毒工作的政治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砥礪前行,接續奮鬥,以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歷史擔當,著力推進毒品案件審判工作現代化,著力推動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實現新的跨越,取得更大成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d3e26fa7cae02a251d8c30a6726b08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