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始終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 堅持懲防並舉、綜合施治

2024-06-2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5日消息(記者黃玉玲)25日,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人民法院去年以來禁毒工作基本情況,同步發布10件典型案例,涉及毒品犯罪、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和相關次生犯罪、涉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毒品案件數量和被告人數已出現「八連降」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長李睿懿通報了2023年以來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基本情況,從審判工作情況看,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33401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49603人,同比分別下降10.41%和11.7%。毒品案件數量和被告人數自2015年達到歷史峰值後已出現「八連降」,毒情總體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

據介紹,2024年1月至5月,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12996件,判決發生法律效力的被告人18262人。但是,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卻呈上升態勢,個別地方增幅明顯,此類物質濫用群體低齡化的特徵更為突出。面對依然複雜多變的毒情形勢,各級人民法院忠誠履職盡責,積極採取有效舉措,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始終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持續加強審判指導,不斷提高禁毒綜合治理效能,各方面工作均取得顯著成效。

李睿懿提到,人民法院堅持從嚴懲處,突出打擊重點。依法嚴懲走私、製造、大宗販賣毒品等源頭性犯罪和職業毒犯、毒品再犯等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犯罪分子,加大對以未成年人為主要危害對象和利用未成年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懲處力度。2023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10972人,重刑率達22.12%,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4個百分點。2024年1月至5月,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毒品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3125人,重刑率達17.11%,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約10個百分點。

李睿懿表示,對於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濫用治理,要堅持懲防並舉、綜合施治。依法從嚴懲處是很重要的一面,但總的看,「防」比「打」更重要,「源頭治理」比「末端懲處」更管用。人民法院一方面堅決依法嚴懲此類犯罪,突出打擊重點,聚焦打擊鋒芒;另一方面,堅持能動司法,做實「抓前端、治未病」,充分發揮司法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通過制發司法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堵漏建制,築牢防止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流失脫管的制度堤壩;也開展禁毒法治宣傳,揭示成癮性物質濫用危害,讓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正確認知成癮性物質的毒品屬性,從思想意識上遠離毒品、拒絕濫用。

絕不允許網絡空間成為涉毒「法外之地」

我國網民數量龐大,特別是青少年網民規模不斷增加,2022年未成年網民數量已突破1.93億人。信息網絡在方便人們工作生活的同時,也容易被毒品犯罪分子利用,成為犯罪工具。對於通過網絡寄遞毒品的犯罪行為,人民法院如何實現全鏈條打擊?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副庭長歐陽南平回應,當前,藉助網絡實施涉麻精藥品等成癮性物質犯罪案件高發多發,犯罪分子勾連交易、發布售賣信息、傳播犯罪方法、支付收取毒資,網絡已成為此類犯罪新的平台和渠道。特別是隨著物流寄遞業的快速發展,犯罪分子大量藉助國際寄遞、國內物流快遞甚至同城跑腿等方式走私、販運毒品。此類犯罪「人、錢、毒」相分離,隱蔽性強,打擊難度大,對司法機關偵破案件、收集證據及審查認定證據提出了新要求。此次發布的陳某走私、販賣毒品案例就是典型的利用非接觸式手段實施的毒品犯罪。陳某從境外網站購買咖啡因膠囊,通過國際物流走私入境,在網絡購物平台上大肆售賣。

歐陽南平強調,人民法院高度重視懲治網絡涉毒犯罪,積極應對犯罪手段網絡化帶來的挑戰,絕不允許網絡空間成為涉毒「法外之地」。採取的主要舉措有:一是會同公安、檢察機關針對網絡涉毒犯罪的證據,特別是電子數據的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加以規範,並對網絡涉毒犯罪的管轄問題進一步加以明確。二是在去年下發的《全國法院毒品案件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進一步規範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相關毒品犯罪法律適用、接收物流寄遞毒品行為定性等,為網絡涉毒、物流寄毒案件的審理提供明確依據。三是積極參與禁毒綜合治理,針對在審判過程中發現的個別網絡平台監管不嚴、郵政寄遞企業執行「三項制度」不力等問題,及時發出司法建議,助推有關部門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提升治理效能。對於其中涉嫌違法犯罪的,向相關職能部門移交有關線索。

向未成年人販毒 從重處罰、從嚴懲治,絕不手軟

當前,向未成年人販賣毒品或者利用未成年人實施毒品犯罪的案件時有發生,未成年人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好奇心強,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另一方面心智不夠成熟,分辨是非能力較弱。容易受到不良周邊環境的影響,被不法分子利用實施毒品犯罪,或者成為毒品犯罪侵害對象。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長蔡金芳在發布會上通報一組數字,今年1月至5月,人民法院受理的涉未成年人販賣、運輸毒品案件共301件,案件數量較此前有明顯上升。

蔡金芳表示,人民法院對於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犯罪,堅決依法從重處罰、從嚴懲治,絕不手軟。這次發布的案例中,有2件是脅迫、誘騙或者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販賣毒品,2件是向未成年人販賣毒品、容留未成年人吸毒,向未成年人非法出售「笑氣」。集中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原則,集中體現了堅決防範未成年人涉毒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去年和今年先後發布的辦理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和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及犯罪防治工作的兩部司法文件中,均明確重申了相關政策精神,應當嚴格貫徹落實。同時,人民法院主動延伸審判職能,積極參與禁毒綜合治理,通過校園普法、社區普法、公開庭審、組織模擬法庭、創作融媒體作品等形式,開展禁毒法治宣傳,促進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形成遵規守法意識。

蔡金芳提醒,廣大未成年人應自覺抵制新型毒品誘惑、謹慎交友,學校、監護人認真履行監護職責,避免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下一步,人民法院將繼續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堅持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的毒品犯罪,與預防幫教相結合,促推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保護形成合力,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6ae3a6572e59bda654ed3a8338f8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