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李雅萱】昔日的一汽「老將」孫志洋,前年還是廣東最年輕的副省長,如今再度迎來新職務。
10月9日,廣州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孫志洋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
從職務級別來看,廣東省副省長和廣州市市長都屬於副部級幹部,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不過從實權來說的話,廣州市市長顯然大於廣東省副省長。
從這個角度來看,孫志洋調任廣州市市長是一種擢升。
資深「汽車人」,一汽集團深耕24年
公開簡歷顯示,孫志洋出生於1974年5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汽車拖拉機專業。此後孫志洋攻讀了吉林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並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為正高級工程師。
他曾在一汽集團任職規劃部總體規劃室主任,規劃部豐田項目室主任兼總體規劃室主任,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司團委書記,發展部副部長,辦公廳(黨委辦公廳)主任等。
2018年,孫志洋任一汽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成為首位進入一汽集團班子的「70後」,隨後先後兼任一汽移動出行公司(2018年7月更名為一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和一汽奔騰轎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2021年3月,在一汽集團深耕24年的孫志洋首次跨省履新,任廣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成為廣東省政府最年輕的副省長。
一封來自孫志洋的告別信在中國一汽內部公開,他在信中寫道:「我非常有幸能與各位一道,投身中國一汽做強做優做大的宏圖偉業,親身經歷和見證『風景這邊獨好』的奮鬥過程,『學習、創新、抗爭、自強』是一汽這個戰鬥集體留給我的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困難重重的廣州,前有狼後有虎
如今孫志洋再度調任,成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代理市長,「第一汽車城」廣州就此迎來一位前「汽車人」的技術型官員。
孫志洋此次赴任廣州市代市長,提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看似是如魚得水。但廣州實際「前有強敵、後有追兵」,他面臨的挑戰同樣嚴峻。
據當地媒體報道,廣州汽車產業的整零比例為1:0.35,而在汽車已開發國家中為1:1.7。這一數據反映了廣州汽車產業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即關鍵零部件需要從長三角地區供應,而一些加工組裝環節難以在當地完成。
此外,儘管新能源汽車產銷火爆,但廣州仍然主要依賴傳統燃油車。到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僅占總產量的10%,工業總產值僅占6.9%。
更為棘手的是,面對燃油車市場的下行趨勢,廣汽三菱多次陷入停產傳聞、廣汽豐田裁員、廣汽菲克宣布破產,這顯示了在傳統燃油車領域,廣州所面臨的壓力。
廣州想成為萬億級「智車之城」,這種格局無疑是產業轉型升級的一種阻礙。
對孫志洋來說,想推動廣州汽車產業「換擋提速」,穩步邁向萬億級「智車之城」,既要面臨著汽車產業本身的挑戰,還要面臨著與重慶這個「GDP第四城」的競爭,難度還是不容小覷的。
只是回顧孫志洋的履歷,如此一位熟稔汽車的技術型官員很難不讓人寄予厚望,期待他在廣州能夠大展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