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自由法國」軍力4:裝甲師安排上,軍力規模超120萬

2022-08-20     烽火俊赫

原標題:二戰「自由法國」軍力4:裝甲師安排上,軍力規模超120萬

【話說軍世】進入了二戰的後半段,德國的戰敗態勢已經比較明顯,緩過勁來的蘇軍開始和德軍不斷的進行大規模戰役,德軍的損失開始急劇上升,日軍在太平洋地區不論是海上還是陸地也都被揍的開始龜縮到防線中,而此時的盟軍中,美蘇英的軍力也都已經大幅增加,而「自由法國」此時也壯大了軍力,不過相比前三者確實還有不小的差距。

二戰「自由法國」軍力4:裝甲師安排上,軍力超120萬,裝備全靠英美

到1943年時,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和北非的「維希」法軍進行了整合,並正式成立了「法國解放軍」,此前「維希法國」的達爾朗被刺殺,吉羅接替他接管了北非法軍,不過後來吉羅和戴高樂不合,軍隊實際上大部分都選擇跟隨了戴高樂,這一時期是「自由法國」軍隊兵力大幅增長的時期。

1、二戰前,法國在殖民地的軍力部署

因為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法軍軍力中的相當一部分都不屬於海外,在二戰之前,法國海軍兵力的40%都部署在北非,法國陸軍方面在海外殖民地也部署了超過30萬人,駐外兵力中,大多數集中於法屬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法屬西非的達喀爾等地,這也是法屬赤道非洲加入「自由法國」後,「自由法國」的兵力仍很有限的一個原因。

另外,二戰前由於德軍的強勢,法國不僅新動員了大量兵力入伍,同時還從法國的海外駐軍中抽調了一部分回到法國本土準備作戰,法國海軍的主力艦幾乎全部回到了法國準備作戰,因此,二戰開始後,法國在海外殖民地駐軍的數量實際上不如開戰前多。

不過,法國戰敗後,法國海軍的部分主力軍艦來到了仍聽命於「維希法國」的北非殖民地,不過它們大部分損失於英軍突然發動的「弩炮行動」中,這也是法軍在二戰很長時間內都不願意與英國合作的原因,另外在法屬西印度群島1艘航空母艦、2艘巡洋艦也在美國的調協下解除了武裝,其餘法國海軍主力艦大多在土倫港自沉,實際曾經歐洲第二大海軍,法國海軍此時僅剩下一艘黎賽留號戰列艦撐門面。

2、軍力大幅提升,僅次於英美蘇仍有較大差距

在法國投降後,在北非等殖民地的法軍數量約有20餘萬,這些軍隊後來大都選擇了跟隨戴高樂,「自由法國」的軍力在這一時期也獲得了大幅的提升,並對於這一時期的軍隊編制進行了調整,勒克萊爾的自由法國第二師(後改名為第二裝甲師)便是這是時期改的。

不過雖然這一時期「自由法國」軍力獲得了提升,但實際兵力還是要少於英美蘇的,主要是因為法國人口主要集中於法國本土,海軍方面的主力艦更是只有黎塞留號一艘戰列艦,不過,由於二戰初法國海軍被英國人「背後一刀」的矛盾,在美國人的調解下才與「自由法國」和解,並於1943年到美國接受了改裝,然後主要在遠東太平洋地區作戰,直到1944年諾曼第登陸後才奉命返回法國本土。

其實,理論上法國兵力規模潛力很大,不過德國占領和「維希法國」的關係,戴高樂主要能爭取到的還主要是法國的殖民地軍力,很難獲得法國本土的兵力,二戰前,法國僅防禦德國的兵力就超過200萬,1940年時總計動員的兵力達到了500萬人,不過法國戰役中,法軍9萬人陣亡、20萬人負傷、190萬人被俘,其餘兵力少量加入了「自由法國」,剩下的不是「維希法國」的偽軍,就是成了德軍的僕從軍。

到1945年時,「自由法國」的兵力已經超過120萬左右,在歐洲盟軍中,兵力僅次於蘇美英,排在第4位。

3、「自由法國」軍隊裝備主要靠英美給,裝甲師安排上

「自由法國」的經費主要是由英國提供,雖然法國殖民地很大,但是工業還是集中在法國本土,因此不論是輕裝備還是重裝備實際都需要依靠英美來提供,如「自由法國」第二裝甲師(初名第二輕裝師),在1943年8月時開始採用美軍的輕裝師編制,滿編人員為1萬4454人。

1944年8月第二裝甲師登陸猶他海灘時,主要編制有3個坦克團(第501坦克團、第12非洲獵兵團、第12胸甲騎兵團)、1個機械化偵查團(第1摩洛哥「斯帕伊」行進團)、1個坦克殲擊車團(海軍燧發槍裝甲團)、1個步兵突擊團(查德行進團)、3個炮兵團和1個高射炮兵團,以及其他編制單位。

主要裝備為M4「謝爾曼」中型坦克、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M10「狼獾」坦克殲擊車,M8「斯科特」75毫米自行榴彈炮、M7「牧師」105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其他裝甲車等車輛,主要戰鬥和火力支援車輛都是美製的。

4、連續作戰的「自由法國」軍隊,陣亡2.5萬人

相比較於法國在二戰中的「存在感」薄弱,主要是源於法軍在二戰前迅速被德軍「拍倒」,隨後很長的時間中,「自由法國」軍力都很薄弱,更多是在於北非法軍「扯皮」,沒有足夠的軍力也無力單獨進行進行大規模作戰,到1943年後,盟軍在歐洲的軍力開始以美軍為主導,英軍尚且較少「露臉」,「自由法國」的機會就更少了。

其實,在1943年的突尼西亞,「自由法國」出動的兵力已經有7萬2802人,負傷8000人,陣亡2200-5100人,1944年的義大利戰役時,「自由法國」軍隊出動了5個師師級單位(第1自由法國師、第2摩洛哥人步兵師、第3阿爾及利亞人步兵師、第4摩洛哥人山地師、第9殖民地步兵師)總計有10萬4584人,結果陣亡了8665人,負傷2萬3506人。

同樣是1944年,「自由法國」在普羅旺斯出動了8個師級單位(第1裝甲師、第3裝甲師、第5裝甲師、第1自由法國師、第2摩洛哥人步兵師、第3阿爾及利亞人步兵師、第4摩洛哥人山地師、第9殖民地步兵師)兵力達到了26萬7654人,陣亡1144人,負傷4346人,1945年的法國和和德國作戰中,「自由法國」軍隊出動的兵力已經達到了40萬3000人,陣亡1萬461人,負傷3萬9971人,1943-1945年,「自由法國」軍隊陣亡為2.5萬。

從1940年法國戰敗後,「自由法國」軍隊其實一直都在作戰,只是戰役規模較小,無法與蘇美英發動的戰役做對比,「自由法國」軍隊在多數時期也主要是盟軍中的「配角」,只是到了巴黎的時候,才把第二裝甲師推在了前面入城,當了一把眾人面前的「主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c1c52a360169d9edfef09cbe5690bc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