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各國累計1.3億人參軍,哪國男人參戰的比例最高呢?

2022-07-23     烽火俊赫

原標題:二戰各國累計1.3億人參軍,哪國男人參戰的比例最高呢?

【話說軍世】二戰是一場極為慘烈的戰爭,到二戰結束時,美蘇兩國的總兵力甚至都超過了1000萬人,各參戰國都出動了大量的兵力參與作戰,在戰爭中也損失了大量的兵力和人口,男性作為參戰的主力,各國都動員了相當比例的男人參軍,甚至因為兵力不足不得不補充女性兵員。

二戰各國累計有多少兵力:近1.3億,哪國男人參戰比例最高?

在二戰過程中,參戰的主要30個國家中,累計有近1.3億人參軍(統計人數約為1億2717萬1000人, 不過部分國家兵力統計不足,如法國戰敗後,原本法軍轉投戴高樂的人數,我們當時也只有計算G軍的兵力統計等等),不過,近1.3億人的兵力規模還是相當的驚人,因為在1939年時,世界的總人口才不過22億人。

在這近1.3億士兵中,女兵的比例為4%左右,也正是因此,歐洲的主要參戰國們,幾乎將本國的參軍潛力挖掘殆盡,比如說蘇聯,因前期大量的兵力損失,因此不得不補充大量女兵,且還是一線的戰鬥女兵,也出現了著名的女狙擊手等戰鬥英雄,不過,其實二戰時蘇聯的男性參戰比例其實還不是最高的。

1、二戰中男性參戰比例最高:德國

德國在二戰中,累計參軍人數高達1810萬,軍力規模相當驚人,要知道1938年時,德國的總人口才不過7880萬人,在1941年時,德軍總人數為848萬4000人,其中有125萬的文職,其中陸軍規模最大,有500萬人,空軍為168萬人,海軍為40萬4000人,另外還有15萬左右的D衛軍。

雖然戰爭前期,德軍進展順利,傷亡也較低,但是在進攻蘇聯受阻後,德軍的傷亡開始急劇上升,僅莫斯科戰役一戰,德軍就傷亡約50萬人,蘇軍開始反擊後,德軍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或俘虜,德軍不得不大量補充兵員,隨著蘇軍的不斷打擊和1944年盟軍在歐洲的登陸,德軍甚至不得不放寬徵兵年齡限制。

最終,二戰中德國男性參軍的比例高達42%,相當於近一半的男人都去打仗了,這個比例遠高於傷亡更高的蘇聯,二戰中,蘇聯男性參軍的比例實際為35%,比德國要低的多。

2、被迫動用大量女兵,二戰時蘇聯男性參軍比例為何低於德國

二戰中,蘇聯累計參軍人數超過了3400萬,男性參軍比例為35%,比德國低了7個百分點,這其中,人口規模的優勢是重要因素,1939年時,前蘇聯人口近1.8,比德國多了近1億,這是前蘇聯男性參戰比例低於德國的重要原因。

由於德軍對蘇作戰之初,蘇軍被迅速擊潰,僅是1941年蘇德開戰僅半年,就損失了500萬人蘇軍,同時,這也導致短時間內大量領土丟失,有近6200萬人口被德軍所控制,因此,蘇軍最為艱難的時期,實際只能從約1.2億人口中徵兵,但這仍比1938年的德國總人口高出4000多萬人,這也是,蘇軍雖然這一時期兵力損失巨大,不過仍然能迅速擴充更大規模的軍力的原因。

而且這還是在蘇軍始終遠東部署有大量兵力防備日本的前提下,1941年6月時,蘇軍在遠東保持了70萬人的規模,到1942年7月,蘇軍在遠東兵力實際超過了144萬人,之後,蘇軍在遠東的兵力始終超過110萬人,即便如此,蘇軍仍能拿出高於德軍兵力許多的兵力規模投入對德軍作戰。

當然,由於兵力損失的巨大,加上3分之1左右的人口被德國所控制,蘇軍對於新兵人數的需求過多,男性新兵也確實存在不足,於是不得不開始大量補充女兵,這也導致了前蘇聯的經濟生產受到影響,等到蘇軍反擊收復國土後,被德軍控制的3分之1總人口中的男性參軍比例較低,相對拉低了整體的男性參軍比例。

3、男性參軍比例排名第2位:出人意料的義大利

另外,二戰中男性參軍比例僅次於德國的,實際是義大利,排名第2位,雖然意軍的戰績不理想,不過義大利累計參軍910萬人,男性參軍比例高達41.5%,僅比德國低0.5%。

二戰前,義大利總人口約為4200萬人,僅有德國的一半多,且雖然同為軸心國,但是義大利的戰爭準備並不好,尤其是,義大利國內和意軍對於戰爭都沒有多大的興趣,反/戰的情緒卻很高,因此,意軍在多次戰役中都打的比較「任性」,當然,意軍在二戰主要參戰國中,傷亡比例也是相對較低的一個。

4、同盟國兵力規模的碾壓:7:3

同時,雖然軸心國在二戰前期表現的很強勢,但是同盟國的數量和總人口的規模更高,在二戰世界各國1.3億累計總兵力規模中,同盟國總兵力占了其中的70%,約為9100萬人,雙方累計兵力對比為7:3,是不足4000萬累計兵力的軸心國的一倍還多。

軸心國累計兵力中還要加上後來「跳槽」的義大利,1943年,盟軍登陸西西里島,隨後9月時義大利投降,雖然被稱為「豬隊友」,但是,這也確實導致軸心國的總兵力規模大幅減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cf81a0f149eb062aa683c960f753c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