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流轉合同別亂簽,這些內容需警惕

2019-08-09     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土地流轉,是指土地使用權流轉。近年來,不少地方通過土地流轉,為當地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洽談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如果雙方達成合作意向,就需要簽訂土地流轉合同,用來保障雙方的權益。那麼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怎麼寫呢?在簽字時,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今天的《農經漫談》,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徐春暉為您梳理當前農村最常見的租地「陷阱」。

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 徐春暉:

說起土地流轉的好處,不少在城裡打工的農民工朋友那簡直是如數家珍:他們說現在國家政策好,我們外出務工的農民可以將土地流轉給公司經營,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掙的那可是雙份錢,一份是土地流轉金,一份是在城裡的務工收入。

不過,也有的農民朋友一直弄不明白究竟什麼是土地流轉?有的農民甚至把土地流轉和土地買賣混淆在一起。事實上,農村土地流轉是指農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過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權,將經營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其他經濟組織的行為。而土地買賣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說,我們的農民朋友在土地流轉時,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否則很容易受騙上當。

舉個例子,我的一位老鄉曾經和愛人在南方打工,村幹部不經他本人同意就將他個人承包地流轉出去。我聽了以後說,首先村幹部沒有權利替你做主,而國家也規定,土地在流轉的過程中一定要本著自願的原則,在承包方和經營方同時在場的條件下,協商好土地的租賃相關事宜,弄清以後才能進行簽字蓋章。像你這種情況,屬於違法行為,只要你沒簽字,就是無效合同。

目前,我國土地流轉的方式主要有土地互換、土地出租、土地入股、宅基住房,還有股份合作。農民朋友無論是哪一種方式土地流轉,都要注意:

首先,在簽定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有正規的合同或者協議。有的農民朋友礙於面子或是因熟人引薦的,不好意思索要合同,僅僅口頭約定或者簽一份並不正規的協議。如果發生糾紛,沒有正規合同是很難維權的。所以說,千萬不要因為熟人牽線就盲目把土地流轉出去;

第二,不標明租地用途的千萬不能簽合同。從近年來各地土地流轉的情況來看,也曾出現過這樣一些很不和諧的聲音。有的公司名義上說土地流轉,租地後卻搞非農建設。所以說,合同上一定要標明土地用途;

第三,一定要弄清楚所有條款後再簽字。曾經遇到一位老鄉,說是剛簽完合同,我問說土地的租賃價格是多少?他撓撓頭說不清楚,村幹部讓簽就簽了……所以說,農民在土地農村土地流轉的時候,一定要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才能簽定合同;還有,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讓對方交付一定的押金。

此外,我們也要警惕一些為了套取國家補貼而流轉土地的行為;還有,有的企業或個人低價租下農民的地之後,轉頭就把地又高價轉出了,最後連地租向誰收都不知道了。所以,你某某一方面,要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才能流轉土地;另一方面,要確保流轉合同的正規合法;三是出現任何問題一定要果斷維權

近年來,國家對於土地的管理越來越嚴格,土地流轉中出現的這些問題也已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對其中的一些違法行為下大氣力來整治,對這些損害農民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所以說,土地流轉必須把維護農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侵害。總之,土地流轉益處不少,簽合同前要謹慎再謹慎。

記者編輯:季盈盈

統稿編輯:劉璐

責任編輯:王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VBxfGwBvvf6VcSZBeT6.html





柱子上學記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