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過後,生活中應該避免3「久」,不然長壽或許與你無緣

2019-07-30     熊貓營養課堂

60歲基本上就是進入了老年化階段,這個時候的人會顯得比較蒼老,而且這時候人的衰老速度會不斷的加快,皮膚變得沒有彈性,體力也漸漸的下降,身體的抵抗力也隨之下降了,年輕時期落下的病根也就逐漸地顯露出來,這時候就要注意身體的養護了,不然長壽就可能與你無關了。醫生提醒:六十歲後,不想壽命短,我們想要保持健康長壽,就要注重平時的生活習慣,生活習慣的優良與否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醫生說,在生活中應該避免3「久」——久行、久坐、久臥,不然長壽或許與你無緣。

1.走路太久

隨著健身觀念的漸入人心,以及越來越多的人都熱衷於步行鍛鍊,並且喜歡曬步數打卡。覺得自己走的步數越多越好,走的越久越好。但是其實我們的身體也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並不能承受長時間的行走,否則會對人體的膝蓋造成磨損。這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不好的。本來老年人的骨骼因為流失鈣質的原因就變得比較脆弱。同樣,走路走的太久也會對關節造成傷害,久而久之則會影響關節健康,進而影響人的行動能力。

2.坐太久

人上了年紀之後就變得不願意運動,能走著絕不會站著,而且老年人們大多已經退休沒有了工作,坐著的原因大多是看電視、釣魚、下棋等娛樂活動。我們都明白久坐對身體健康很不利,一方面是不利於我們身體的血液循環,另一方面對我們的腰椎和頸椎的也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時間的久坐,我們的骨骼活動過少,血液循環過慢,則可能會加速骨質疏鬆的進程,若是加上頸椎要腰椎的長時間固定位置不動,則還可能會導致頭痛、頸椎病、腰椎盤突出等疾病的發生。

3.臥床太久

有些老人因為身體問題,可能會長期的臥床,但大多數老年人的血液循環不太好,臥床太久會使得血液循環更差,容易使得局部身體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是的組織的細胞壞死,常表現為得皮膚發紅和潰爛。不僅如此,長時間的臥床,會加速肌肉的萎縮,還會影響消化能力,誘發便秘的發生。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江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u_RRmwB8g2yegND7N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