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有抑鬱傾向的人,圖解告訴你該怎樣處理

2019-10-15   心理吧

抑鬱症患者對待事物非常敏感,與他們相處的時候,要格外注意言行舉止。

據韓媒報道,10月14日韓國藝人雪莉確認死亡。其經紀人在向警方陳述時,傳達了雪莉患有嚴重抑鬱症的情況,16年她曾經被傳出自殺割腕的消息。


「感覺很多人唯獨對我帶有色眼睛,所以還是很難過。」這是多麼讓人心疼的一句話!難道真的要等到離開了,才表現出我們的寬容和理解麼?

當我們自己的心理狀態不佳時,當我們的親人或者朋友,感到抑鬱或者難過、迷茫等感覺並不好時:我應該做什麼?以及一定不要做什麼?

下面,是一份為所有人準備的《抑鬱必備手冊》。快來看看吧!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療愈的力量!

遇到心情抑鬱的朋友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我們一般人都認為:自己的認知、思想都是自己控制的,我們怎麼被情緒影響成這樣個樣子呢?

其實有時情緒對認知的影響還真的不小。

有的抑鬱患者總結出一個規律:高興的時候想到的大都是樂觀的事,悲傷的時候想到的大都是悲觀的事。

高興的時候由於頭腦和身心都被當前的事物占據了,對於事情負面方面感覺比較麻木,不敏感。

悲觀消極的時候對於事情積極的方面感覺麻木,而對消極的方面敏感,所以想到的是事情的負面方面,想像是很生動的,衝擊比較大。

這些不是有意控制的,而是不由自主的。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抑鬱患者生命能力很低,顯得很懶,不想動,原本勤快利索的人現在變得無所事事,不想做事、不想上學、不想上班、不想活動,不要以為他真的就是懶散,其實那是疾病的症狀。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我們一般人在工作疲憊時,往往會選擇洗個熱水澡、上街散個心等方式來緩解,最多就請個假,休息一段時間就能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但是,抑鬱症患者卻無法靠休息恢復精力,如果此時繼續高強度的工作,對病情將更為不利。所以當他們說累了,那就是真的累了,那是身體的疲憊不堪和心累!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當抑鬱的人覺得自己有病,作為親人和朋友你應該感到慶幸,至少他們能意識到自己有病,就有去醫院治療的可能,離康復也就不遠了。

更多的情況是:一個已經抑鬱的人,拒絕接受自己的現狀,拒絕就醫,拒絕面對和療愈自己。所以,如果他有主動療愈的意願,一定要支持他!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隨著抑鬱的加重很多人會經歷從「不開心」到「不想活」的一個轉變。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變得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出現認知、情感、交流方面的障礙,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如果不治療,病情將從「不開心」發展到「過不下去」,甚至「不想活」。這個時候除了給予理解以外,主要的還是幫助其治療。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對抑鬱症患者而言,輕如鴻毛的精神負擔都會帶來難以承受的心理壓力。有些壓力對於尋常人不過爾爾,但抑鬱症患者實在沒有力氣來對抗這些哪怕極度輕微的負面情緒,會把他愈發推向精神困局的最深處。

不要逼他們去做任何事情,一個安穩的環境對抑鬱症患者非常重要。

不該做的


應該做的


抑鬱症的對面更多的是「活力」,是身體被病困住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困住了,體內的精力好似被榨乾了,導致人生也如同被抽空了。

所以不要對抑鬱症患者說「開心一點」、「想開一點」這種話,導致他抑鬱的並非心情,開心一點、想開一點並不會減輕他的病痛,更何況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已經失去了「開心、想開」的精神調節機制。

對抑鬱症患者多一份理解,

就會減少一分他們的痛苦。

曾經一位抑鬱的朋友告訴我:當我感覺不好時,請不要用「比較」和「規則」告訴我應該快點好起來,我更希望你可以陪伴我,傾聽我到底發生了什麼,讓我感到我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