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歲月靜好,美人如斯

2019-09-27   棕媽親子教育

2019年3月8日,修復版電影《滾滾紅塵》時隔29年重新在台灣上映。

1990年首映的《滾滾紅塵》是知名女作家三毛的最後一部編劇作品,講述抗戰時期女作家沈韶華和為日本人辦事的章能才之間的愛情糾葛。

《滾滾紅塵》上映之後,橫掃金馬影展7個獎項,5個提名,一時間空前絕後,風華正茂。

2019年3月5日,作為曾經主演的林青霞,優雅出現於《滾滾紅塵》修復版的首映禮現場。

林青霞在現場與影迷談了許多自己對作品的感受,並表示《滾滾紅塵》是她電影生涯的里程碑作品。

這部電影,為她贏得遲來20年的金馬獎,是她轉型武俠片之前的最後一部文藝片,可以把《滾滾紅塵》視為她作品類型轉變的「分水嶺」。

林青霞雖已年過花甲,但她曾經的天人風姿在影迷心中不曾退卻,她過往繁花似錦的經典影視不曾消逝。

多年未曾出現在公眾視線的她,露面即是風華。當年如何萬丈光芒,現今便是如何溢香萬里。

林青霞的電影人生

金庸說:青霞的美,無人可匹敵。

徐克驚:一流的美女,都要有點男子氣才成,林青霞這等美人,50年才會出一個。

張少傑言:青霞的美,不僅僅是相貌,更在於一顰一笑流出的風情、氣質。

卿本佳人,影視入行便是如魚得水。

17歲那年,林青霞於大街上被星探一眼相中,剛踏入行當便巧遇瓊瑤的《窗外》,講述了高中女生江雁容感受不到家庭溫暖,愛戀上她高三的班主任康南的故事。

林青霞飾演的高中少女江雁容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熱戀上老師之後既可似水柔情,又可如火熱情;既有楚楚可憐的嬌態,又有浪漫無邪的天真,將一個少女的戀愛之態演的入木三分。

失戀分手之後,既有鬱郁不得歡的愁態,又有以死相逼的任性;既有不能遵守諾言的懦弱,又有深陷無愛婚姻的悔恨,將一個受挫少女的離愛之態演的矛盾叢生。

林青霞回憶當時情境竟是說:「我本是高中生,讓我演學生,我演自己就好了。那時候覺得,拍電影一點也不難。」

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許是得天獨厚受人垂愛,林青霞仿若天生便是吃這碗飯的人。

《窗外》又是恰如其分地為17歲高中未畢業的林青霞量身定做,雖然遭遇禁播,但她卻是一炮而紅,片約不斷。

清麗脫俗,愛情片中嗔痴纏戀,顛倒眾生。

瓊瑤描述林青霞的少女時代:她有一種出塵的美。而林青霞也確實幾乎將自己懵懂青澀的少女時期,水到渠成地全然安放於愛情片中,演繹愛情中的百態女性形象,如冷傲杜小雙、自強芷紜、悲慘段宛露等,都給影迷留下深刻印象。

《在水一方》中不幸淪落成為孤兒的杜小雙,美貌而稚嫩,冷漠而游離,配上蒼白的面色,以及在黑色圍巾一身黑色孝服映襯下的左右雙下巴,都恰好地表達了杜小雙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傲和孤高。

《我是一片雲》里的命運曲折的段宛露,夾在為愛搖曳的戀情與青梅竹馬的友情之間痛不欲生,在生育和養育的雙重恩情之間果敢抉擇,以及最終無法承受悲慘命運崩分離析,如蜿蜒秋河微涼訴說。

雄雌莫辯,武俠片中刀光劍影,笑傲江湖。

馬家輝對林青霞的評價是:臉上剛柔相濟、陰陽交集的,都是大美人。

自林青霞初次反串《金玉良緣紅樓夢》賈寶玉之後,便愛上了這種玉樹臨風的感覺,自此戲路拓寬的可能性便已初現倪端。

此後,林青霞轉戰香港市場,接踵而至的新武俠劇的邀約不斷,正式將林青霞的英氣與嬌媚並存的重生面孔送上仙俠的舞台。

《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里李秋水、李滄海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白髮魔女傳》里練霓裳的千縷白髮,為愛痴狂;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里東方不敗的紅裳飲酒、狂放不羈, 各種為人津津樂道的角色層出不窮。如今品來仍是經典絕倫,無人超越。

林青霞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訪談中,曾坦言:如果用一個鏡頭概括她鍾意的自己的形象,是東方不敗一身紅袍從水中冉冉升起,披著的散發全濕,勾勒出她芳華之齡的頭顱;她昂著臉,把美好的三分之二側面曲線交給世界。

這個鏡頭,概括了她的審美。

林青霞是「那個時代的跨島傳奇」, 從「二林二秦」到「霞玉芳紅」,見證了台灣和香港電影昌盛時期。她從影20餘載,成片100餘部,飾演100餘角色,獲獎無數。

芳年四十的她,鼎世盛名,艷冠群芳,正該是得意須盡歡時,卻甘為他人婦,從輝煌的殿堂從容走下,淡出影視圈,遠離大眾視線。

多年以後,有人詢問:可曾後悔當年退出?青霞只是淡淡地答道:很慶幸能從娛樂圈 「全身而退」,最後找到了自己,保全了本真。

林青霞豁達通透,懂得自己所求,聽從自己內心,尊重自己的追求,放下自己的盛名,在最巔峰時刻,激流勇退,不為世俗聲明所累。

林青霞的愛情、婚姻和子女

痴嗔20載,嫁做他人婦。

林青霞和秦漢於1972年相識於電影《窗外》,當時秦漢已婚,夫人為邵喬茵。

倆人戲裡戲外互生情愫,而邵喬茵有所覺察,貼近盯人,幾近崩潰。輿論譁然,置於道德倫理之上,這種有違常德的情感深埋於心,林青霞甚至為避嫌遠走美國。

1977年,有「花心查理」之稱的男人秦祥林走進了林青霞的世界,為了追林青霞,不惜和妻子蕭芳芳離婚,而此時秦漢還仍是婚約在身。

林青霞接受求婚後,又矛盾地追問秦漢:可否訂婚?得到的回答是:隨便你。或許心碎,便嫁給秦祥林為妻。

1982年,秦漢與太太離婚;1984年,林青霞和秦祥林結束四年婚約解除。

倆人終於迎來愛情的曙光,林青霞的幸福是溢於言表,似乎金童玉女終成良緣。但在後來的戀愛中,秦漢或已疲憊婚姻,一直沒有給她一個名分,林青霞也是鬱鬱寡歡。

倆人最後合作電影《滾滾紅塵》中,林青霞曾對秦漢說:「我等你,你給我一個家」。然而,她終是沒有等到秦漢給予的那個她嚮往了20餘年的家。

1994年,林青霞嫁給了這個願意打飛的只為她能吃到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的香港商人邢李源。

林青霞曾說:「在情路上我也有過刻骨銘心的苦。再往回看,愛恨情仇,都將變成過眼雲煙。」

她的人生中有近半個世紀都和秦漢交織一起,最後能夠果斷抽離,把握自己的幸福,選擇回歸平淡的相濡以沫的感情,也是一種歲月賦予她抉擇的勇氣。

洗盡鉛華,悉心育兒。

林青霞嫁給邢李源時,他與前妻已育有一女刑嘉倩。1996年林青霞誕下長女邢愛林,2001年生下次女邢言愛。

林青霞育兒有道,坦言對孩子並非噓寒問暖,事事料理,而是給予她們足夠的尊重,教會她們必要的自信,最為看重她們的身心健康。

邢愛林善良敏感,但卻自卑自己不漂亮和不聰明,壓力異常。林青霞總是鼓勵她:

你是你自己,你是邢愛林,邢愛林就是你這個樣子;你最大的power,就是心中有愛,這是無可匹敵的。

林青霞對刑嘉倩來說是更是良師益友。

遭遇父母婚變,孩子的恐慌可想而知,林青霞面對這個挑戰,極盡耐心開導,總是站在她的角度,為她著想,接受她,幫助她,而非一味的管教她。

而刑嘉倩也不負悉心栽培,創辦成立「Bebegarten」幼童學前教育中心,且與外籍銀行家男友有了自己孩子。

刑嘉倩的生母張天愛都曾對媒體公開透露:

林青霞是一百分的好母親,感謝她陪伴嘉倩成長。

一個女人贏得了另一個女人的心,談何容易,林青霞卻真的做到了問心無愧。

六十歲生日那天,闔家亮相,她一身正紅,笑稱圓滿。

歷盡千帆,從容離場。

林青霞的婚姻狀況一直是媒體追逐的熱點,他們樂於追逐他人的痛點,挖掘他人的隱私,最喜別人的醜態百出。

而顯然,林青霞的離婚滿足了他們的喜好,而如此平靜地結束卻又似乎意猶未盡。

林青霞在64歲的年紀,體面地結束了24年的婚姻。沒有撕逼,沒有辱罵,沒有掙扎,唯有冷靜且雲淡風輕的離場。

她在《雲來雲去》一書中言: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曾有人問:幸福圓滿,可是相逢道左,純屬偶然?林青霞說,幸福在自己手裡的,哪怕境況不那麼好,甚至糟糕,你也可以在夾縫裡覓到生機,看到美的。

所以,林青霞再一次從容地選擇了自己,她走出自己的枷鎖,迎接新的自由,順從內心,不將就,不妥協,繼續享受餘生。

林青霞的寫作人生

現在的林青霞,除卻演員的身份,又有了一個作家的身份。

林青霞第一次寫文《滄海一聲笑》是為追思黃霑,用詞樸素真誠,真情流露自然,得到周邊朋友的一直好評,都非常鼓勵和支持她。

自此,她便信心大增,不定期地為多家報紙撰寫專欄,並於2011年推出散文集《窗里窗外》,2014年出版第二本散文集《雲去雲來》。

林青霞昏天暗地地閱讀《幹校六記》》、《車諾比的悲鳴》、《百年孤獨》、《孤獨六講》等著作,並常常贈送自己酷愛的書籍給友人。

她特別喜愛蔣勛先生的書,反覆聆聽《蔣勛細說紅樓夢》,視他為「唯一偶像」,稱他為自己的「半顆安眠藥,能給予內心安定的力量。

她也喜歡閱讀《明報月刊》一些老作家的文章,熱愛跟老人家聊天,適時汲取他們的智慧。

曾有段時間,林青霞也苦惱於自己一生未能有高學歷,但很快便調整過來。

她說:22年的電影生涯,就是我的大學。那些年的耳濡目染,深深地印到我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里了。

莫言說他每部小說里都有自己的影子,我的寫作里,怎麼抹得掉曾經是電影人的印記?一段經歷,真是可以轉化成另一段經歷的養分的。

林青霞20年電影,10年生養女兒,14年寫作,彈指之間已過半生有餘。隨著年紀的增長,她越發的淡定,曾愛她慕嬌麗容顏,而如今更折服於她歷經歲月的豁達。

我們都依舊愛著64歲的林青霞,只因她靈魂里不僅透著女人霸氣的美麗,還有從容的智慧。縱然獨身,亦可行雲流水。

棕媽:初中英語老師,10歲男孩媽媽;讀書達人,每年閱讀書目200+;電影狂人,每年貢獻票房2000+;心理學感興趣,小毛頭hold得住;人類靈魂的小裁縫,擅長自黑的不辣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