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白血病的成因,你應該知道什麼?

2020-04-10     幹細胞者說

------」,長期關注本科普號。

人生小哲理

不貶不褒

如實陳述

方為科普之道

正文

談起白血病的成因,你應該知道什麼?今天就來講一下,造血幹細胞的分化和白血病形成的誘因。

撰文:小明月

來源:幹細胞者說

在認識白血病以前,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幹細胞的幾個概念和造血幹細胞的分化成熟過程。

1 幹細胞簡述

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可以向細胞決定的方向分化成不同類型細胞,以胚胎幹細胞、造血幹細胞為典型。在不同條件下,胚胎幹細胞既可以分化為獨立的生物個體,也可以轉化為特定類型的組織細胞(如心肌細胞、胰島細胞、上皮細胞等)。

從受精卵到胎兒的發育過程

造血幹細胞,既可以分化成DC細胞、B細胞、T細胞、NK細胞等免疫細胞,也能轉化成紅細胞、血小板等造血細胞。

造血幹細胞的逐級分化

2 幹細胞分化和細胞決定

既然知道了什麼是幹細胞,那麼,也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細胞決定(Cell Determination)呢?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望子成龍,人皆有之。家長們希望能夠按照自己設計和想像的方向來發展自己的孩子,讓他將來成為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等,從而給他提供最好的環境、條件,同時孩子也受到了家長、老師、同學、朋友等潛移默化的影響。那麼,這個孩子將來就一定能夠成為科學家、企業家或藝術家嗎?答案是否定,這還得看這個孩子是否有這方面的興趣、資質和天賦。所有的這些一起決定了這個孩子將來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才。這個就叫決定。

同理,細胞決定就是,細胞在發生可識別的形態特徵之前,分化方向就已經由細胞內部變化及周圍環境決定,細胞命運已經開始向特定的方向轉化。(細胞的分化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這叫決定)

當然,如果外在影響足以引起細胞內部的變化時,細胞決定分化的方向可能也因此而停留在某一階段增長,就是腫瘤發生的因素之一(基因引起的細胞癌變);反之,細胞內部為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在不斷的修正自己,從而產生變異。當然,當修正發生錯誤時,也可以引起細胞變異,從而引起腫瘤的發生。

3 白血病的分類

白血病,亦稱作血癌,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的白血病細胞失去分化能力而停留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在骨髓和其它造血組織中大量增生,並浸潤其它組織器官,影響正常造血功能。

1847年,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 · 魏爾嘯首次辨認了白血病。白血病的發病原因是由於細胞內DNA變異造成骨髓中造血組織的不正常工作。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每天可以製造不計其數的紅細胞和白細胞。而白血病患者過多產生了不成熟的白細胞,影響了造血幹細胞其他方向的細胞分化,這使其它血細胞的功能下降。

白血病可以分散到淋巴結、脾、肝、中樞神經系統和其它器官。

根據白血病細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白血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白血病

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早階段,多為原始細胞及早期幼稚細胞,病情發展迅速。除對症支持治療外,聯合化療是當前主要的治療方法。由於新化療藥物的出現和聯合用藥方法的改進,完全緩解率已達80%以上。另外,分化誘導劑維甲酸等可使早幼粒白血病細胞分化誘導成熟,療效顯著,是近年來的重要發現。造血幹細胞移植可獲痊癒,但仍有一些問題尚待解決。

慢性白血病(CLL)

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晚階段,多為較為成熟的幼稚細胞和成熟細胞,病情發展緩慢,自然病程多為數年。治療可用羥基脲和馬利蘭,造血幹細胞移植有望治癒。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晚期可急性變,治療同急性白血病,但預後更差。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CLL)常有肝脾和淋巴結腫大,骨髓淋巴細胞極度增生,主要是成熟淋巴細胞。主要死亡原因是,骨髓衰竭和感染,骨髓衰竭是疾病終末期的表現,難以治療,但積極預防和控制感染會延長壽命。

4 白血病形成的誘因

那麼,白血病的誘因究竟是什麼?或者白血病症狀大致都是相似的,但每個人白血病病人患病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總的說來,白血病的起因大概是分為四種的。有一些因素,知道了,就要避免接觸了。

第一種:病毒(30%)

科學家已經在小鼠、貓、牛等動物身上做了實驗,從它們的自發性白血病病毒中分離出了白血病病毒。人類白血病的病毒病因研究,也已經有數十年之久了,但至今只有成人T細胞白血病是HTLV-1病毒引起的。而HTLV-1是具有傳播性的,可以通過輸血或者乳汁等傳播。

第二種:輻射(10%)

一次大劑量照射或多次小劑量照射都存在可能性。全身照射特別是骨髓經過照射,可導致骨髓中的血細胞前體的活性下降,也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真菌等的感染。照射後數月,仍可觀察到染色體的斷裂和畸變,而後可誘發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診斷性照射是否會致白血病尚無確切根據,但孕婦胎內照射可增加出生後嬰兒發生白血病的危險性。

第三種:化學物質(5%)

苯的致病作用比較肯定,所致白血病以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紅白血病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為主。烷化劑和細胞毒藥物可致繼發性白血病。腫瘤或結締組織病化療後引起的繼發性白血病,以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為主,且發病前常有一個全血細胞減少期。

第四種:遺傳(40%)

遺傳因素和某些白血病發病有關。白血病患者中有白血病家族史者占8.1%,而對照組僅0.5%,近親結婚人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率比期望值30倍。單卵雙胞胎如一人患白血病,另一人患白血病的機會為20%。少數白血病有家族性的,家族性白血病占白血病病例總數的7%。還偶見先天性白血病。但對大多數白血病而言,白血病畢竟不是遺傳性疾病。

註:本文曾2015-10-21於發表於「幹細胞者說」公眾號,今由小明月重新編輯。

NK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

免疫系統,人體的健康衛士

通俗易懂!一文全面了解人體免疫系統!

細胞守護者:一組妙趣橫生的表情包

聊一聊「免疫衰老和免疫抗衰老」

精彩科普:關於免疫細胞,看完這篇你就全懂了

科普:人體2萬億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 END —

- 科普 情懷 責任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iWgZXEBfwtFQPkdN9F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