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別認同和性傾向,我探索了20多年

2019-07-21     青杏

文 / 一兩

這是一個非典型病例,也是一個先苦後甜的故事。

在我比較小的時候,網際網路還不太發達,同性戀這個詞都不太有,更別提性別認同障礙。

我出生在一個宗族意識比較強的家庭,又撞上了計劃生育。父親是家族裡唯一的兒子,我是他唯一的女兒,而父親的所有妹妹,生下的都是兒子。

聽說我出生以後爺爺嚎啕大哭,並且連著開了好多年家庭會議,試圖讓我爸換個老婆,再造乾坤。

這些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不光是長輩每天掛在嘴上,我也會那麼想,我要是個男孩就好了,可能媽媽不需要過悲慘的總是挨打的生活,我不需要被長輩說,要是出生時把她掐死就好了。




我不是男孩,但我很會模仿他們的行為,這讓我到現在也很困惑,在我內心深處,對於如何做一個女孩的缺失,到底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

最早的表現是,我晚上起夜會站著小便,當然沒有雞雞我會尿的非常,一言難盡,但是我那是在體驗做男孩的感覺。後來被發現並及時制止了,於是我把這種體驗方式更深層次的藏了起來。

其實不需要藏,因為我從小就被留短頭髮,我的小名不是什么小花小美,我的小名叫鐵蛋兒,爸媽高興了會喊我,兒子!我也回頭。

至於衣服,都是撿哥哥們穿的,於是我自然而然就揣著彈珠圓片,混跡在男孩中間一起玩,過驢、打沙包、抓人玩的特別六,以至於練出了肌肉,一進小學就破了女子一百米賽跑的學校記錄。

就這麼到了初中,已經可以亦正亦痞,通過書籍,我不但了解到做男孩是什麼樣,我還了解到優秀的男孩是什麼樣,我不接受「三從四德」,但是我接受了「大丈夫在天地間,要立德立言立行」,我接受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男兒志在四方,外面是我嚮往的世界




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第一個美麗的姑娘,沒錯,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她是我的前桌,長得蠻漂亮,那時候只能叫愛情的萌芽,我喜歡她,於是接近她,做她的好朋友,每天送她回家,還被村口大爺叮囑,「小伙子,看不見了,快回家去吧。」

純潔的不知道什麼感情止於轉學,我認識了我真正意義的初戀,是我新班級的女班長。我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是同性戀,我也不知道可能我搞不清自己是男孩女孩。但是不要緊,我只是喜歡她,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她隔著小區欄杆和我打招呼,看到她的那一眼,我就知道,無論我是誰,我都喜歡她。

一個身兼撩妹技能的女孩,是很容易得到另一個女孩的。畢竟我們那個年代,男生女生談戀愛還比較少見,青春期的性萌芽加深了我們互相的感情,

在一次學區會考的短暫半天假裡,我們在她家做了超脫普通朋友之間的事,當然僅限於摸摸親親,純潔的筆者那時候連A片都沒看過,只是聽過,那時候還不叫A片,叫毛片。

談戀愛沒有影響學習,我們共同升入重點高中重點班,也正是在那裡,我畏懼了。

她十分高調,對於我和她的關係絲毫不掩飾,而我第一次體會到了,那應該叫,怯懦吧。我本能的接受女生應該和男生在一起,雖然我還沒搞清自己,但是直觀來說,或者在大家的認識里,我是女生,女生可以和女生在一起嗎,不可以。

我一邊在本能上、身體上被她吸引,一邊排斥這個事實,而她異常堅決,鬧到父母、老師、同學幾乎人盡皆知,爸媽甚至來不及搞清楚我到底什麼情況,就把事情壓了下去,高考最重要。就這麼糾葛了三年,她考去北京,我遠赴廣州,和過去的一切分開幾千公里,我鬆了一口氣。

然而好色的本能沒有限制我作死的能力,就在我發誓再也不談戀愛的同一年,我一進大學就看上了一個姑娘,劇本又演了一遍,只不過這一次怯懦的是她。

我們正經八百的戀愛過兩年,如果從我追她就開始算,是三年。純潔的校園戀,接吻,約會,拉手手。在流言蜚語起來的時候,我已經能夠平靜接受,她卻開始擔驚受怕,終於從不給親不給抱,到不給拉手,以她和一個學長在一起終止了流言的風波。




回頭看這件事,未必是壞事,我有機會可以喘一口氣,審視和重新感受一下,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室友在留長發,我跟著她一起,第一次學習留長發,扎皮筋,穿胸罩,甚至穿裙子。在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第一次開始摸索、觀察和學習,怎麼做女孩。

很快就有男生對我的學習效果給予肯定,拋來了橄欖枝,連著兩個追求者都非常沉迷於摟抱撫摸並以求點兒別的,一來我沒什麼感覺,對他們真的沒有慾望,二來這種人是個正常人也不會接受,於是都婉拒了。

然後我有了一個到談婚論嫁的男朋友。他長我兩歲,聰明睿智,溫柔體貼,雖然我在第一次和他接吻之後,莫名其妙的吐了,但我依然想克服困難,試著和他在一起。

就這麼撐到了畢業季,我們原本商議一起到上海發展,他單方面簽了回老家的合同,安頓好一切才告訴我,理由很正常,想回去照顧父母,也想畢業之後就能有房,可以和我結婚。

我沒有以為的那麼生氣,真正使我接受不了的,是這場戲要演到實質了,我真的要繼續扮演一個女孩,然後升級為人妻人母嗎,這之前每一次以他女朋友的身份說話和表達我都像在演一個不知道誰,我知道怎麼說話怎麼反應男孩會喜歡,因為我會喜歡,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演技挺浮誇的。

分手還是就那麼分手了,我接觸到了一個概念,叫性別認同障礙。今年還有人把這個概念從疾病里除名了,所以就是,正常現象,一個覺得自己是男孩的女孩。

但我的症狀並不那麼典型,我沒有刻意的追求短髮,平胸,男裝,對我來說,更多是心理層面,還有就是,對於男生沒有性慾望,我喜歡一個男孩,更大的動力其實是他身上有我喜歡的品質特點,我想成為他。




後來單身了好多年,工作很好的填補了精力和時間的空白,看到漂亮女孩,也一般止於看看,我開始更注重欣賞女孩的精神品質,比如友善,關懷,愛心,寬容,我也會多加留意,揣摩學習。

並非致力於性別的區分,我只在成為一個人的路上沒有停下培養自己。

我遇到了我現在的女朋友,我的愛人。我們的關係始於網戀,她聰明,睿智,勇敢,獨立,她也善良,平和,博愛,寬容。當然也有一些我也會有的壞毛病。

因為同城,我們見面了,那是那一年冬天的一場大雪,我在地鐵站前面的風口上看到了她第一眼,意外的很漂亮,我說「姑娘,搭車嗎」。我常常覺得這是冥冥中的安排,如果不是同城,我們不會在一起。

那時候已經區別於少年時代,生活和幾次戀愛經歷,已經把我磨成了一個可以自己滾動的球,不需要別人刻意的補充,也不需要去補足別人,經濟獨立隨之帶來的心理變化,也使我開始敢做自己。

我們以成年人的身份戀愛,她摸我,脫我衣服的時候,我沒有再發生過從前想吐,渾身寒毛直豎,甚至暴躁的情緒,說到底從前男人的觸碰,對我來說更多是,老子也是爺們,你丫憑什麼碰我,還想上我?

性生活的事,可以拉一個話題另說一篇。至於性別認同障礙,和她在一起之後,有些模糊了,老婆說喜歡看我穿裙子,喜歡看我美美的,雖然也覺得還是會彆扭,但是總體來說,我沒有排斥。



我想性別只是生而為人的屬性之一,有時候必要,有時候,很幸運,不必要。我只是我,深愛著身為是你的你。

我並沒有覺得丁丁是我的必需品,畢竟小玩具可以充分替代和完成該有的工作,而愛的能力,是必需品。也許對於自己的性別,始終會有一些困惑,但顯得不是那麼重要,內心和諧,所以怎麼都會和諧。

謹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老婆,願與你常伴此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u3xRWwB8g2yegND5VV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