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豐富多彩的美食佳肴

2020-08-12   大羅言酒

原標題:泰州豐富多彩的美食佳肴

泰州,古稱海陵。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不僅有良好的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還有著許多豐富多彩的名餚小吃。

油炸臭干

它是泰州的標誌性的小吃,在過去,無論是大街小巷,油炸臭干隨處可見,且各家的口味都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每家都有著自己的忠實食客。到了傍晚的時候,各家都會派個代表拿著小鍋小盆來買,當做下酒菜或孩子的零星小吃。

你兩元我三塊的,小小的帳篷內,滿是大人小孩,大人嘮家常,小孩則在一旁玩耍,待到老闆將炸好的臭干用長長的筷子撈起來擱在鍋邊的篩網上,便都圍了上來,等待裝盤,而調皮的孩子早已迫不及待的擰起一塊,扔進嘴裡,即使燙的嘴巴直嘬,也不忍丟口。然而在現在,這樣的景象卻很少見了。

魚湯麵

說到泰州早茶,遠近聞名的魚湯麵肯定是少不了的。在每個泰州人心裡,都會留存著童年記憶里的味道,這種味道,無論經過多少年都無法抹去。如果你是一名地道的泰州人,那一碗湯鮮味厚的魚湯麵,肯定是你童年記憶里的一部分。泰州的每個清晨,大街小巷的早餐店裡,點上一碗魚湯麵是必須的。

紅燒河豚魚

河豚有大毒,但靖江歷來不乏擅烹之人。河豚燒青菜最負盛名。魚肉鮮嫩味醇,青菜油而不膩,常食可以健胃。河豚之美在於它的奇香。河豚一燒,那獨特、濃郁、誘人的香氣便立刻溢滿門戶,順風可飄出半個村,一條巷,瀰漫一大片,難怪河豚要作為最後一道菜端上來,因為一嘗河豚,則百菜無味,可見它具有壓倒一切美味佳肴的魅力。

泰州干拌面

或粗、或細的麵條,葷油、素油任你選擇,加上蝦籽、香菜、蒜頭、雪裡蕻、辣椒油、胡椒、芝麻……泰州的干拌面確實「有料」。吃干拌面最大的特點就是醬,醬可謂是干拌面的靈魂。在干拌面里放上獨制的醬料,樸素的麵條立刻煥發新生。翻動一下,飄起陣陣香味,用筷子不停地攪拌起來,讓醬料汁兒充分地融進麵條里。

濃郁醇香,爽滑可口,每一口都是小時候的味道。有的店家還會加一點豆芽進去,豆芽口感脆嫩,和著面一起吃,一點都不油膩。把攙著豆芽香和裹著醬汁的麵條,大口唆進嘴裡,噴香的滋味充滿唇齒舌尖。喜歡吃辣的夥伴們,可以加一勺辣椒,拌勻,每根麵條都閃起了誘惑的光澤。每一口面,真的巨有味兒。

泰州乾絲

泰州有吃早點的習俗。早點,一般稱早茶,進入茶館,不需排隊,隨便選位坐下,自有跑堂的招呼安排,不用開口,服務員便送來泡好的蓋杯茶。早茶,並非以飲茶為主,而是要吃點心麵條之類,尤其要吃煮乾絲或燙乾絲。由於「煮乾絲」、「燙乾絲」既富有營養,又味美、清淡,所以深受廣大顧客的歡迎。如今,到泰州的遊客,每每要點上一盤「大煮乾絲」或「燙乾絲」。有些老食客乾脆就是一壺香茗、一份乾絲,別的什麼也不要,足見乾絲的誘人魅力了。

姜堰酥餅

油酥麵糰捲成多層次的圓柱形,橫斷數截,垂直拍扁,擀成餅坯。兩片餅坯之間夾以火腿、筍丁、雞丁、蝦仁等所制餡心,捏實邊沿,油炸成熟。其層次豐富,花紋清晰,色澤金黃,酥脆味香。

除了以上提到的,泰州好吃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板橋宴、溱湖八鮮宴、刀魚湯包、桂香糖、泰州麻餅等等,這裡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除此之外,泰州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茅山會船。

茅山會船延續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清明當日凌晨起,三更出船、五更祭祀。各船篙子手在鑼聲指揮下,下篙提篙,整齊劃一,先紛紛駛往唐港河高地(古稱奠祭口)以及各莊亂墳崗、險水灣,一路號聲不絕,有如古代出征。集體持篙登岸後,由一人敲鑼,領隊者手捧三牲祭品即豬tou、雄雞和花魚,俗稱六隻眼,填土焚香、燒紙放鞭炮,集體叩首,然後酹灑酒漿,拋灑麥飯,現為拋洒水泡米飯。

天明後,約於巳午之際駛進茅山西大河,相互問訊聚合(赴會),自發提篙撐船,以展示昔年水戰情景。一時飛船如梭、竹篙如林,岸上人山人海,號歌不絕。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