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玉米做美食,用包穀泡酒

2020-08-17   大羅言酒

原標題:用玉米做美食,用包穀泡酒

玉米(拉丁學名:Zea mays L.)別名: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東北遼寧話稱珍珠粒,潮州話稱薏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的國家。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到明代末年(1643年為止),它已經傳播到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江蘇、安徽、廣東、廣西、雲南等十省。還有浙江、福建兩省,雖則明代方誌中沒有記載,但有其他文獻證明在明代已經栽培玉米。

清初五十多年間,到十七世紀末(即康熙三十九年)為止,方誌中記載玉米的比明代多了遼寧、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六省。1701年以後,記載玉米的方誌更多,到1718年為止,又增加了台灣、貴州兩省。單就有記載的來說,從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時期內,玉米在我國已經傳遍二十省。

新鮮玉米粒口感紮實,像葡萄乾,口感香甜。玉米粒是老少皆宜的穀物,主要食用功效是延緩衰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玉米可以做出哪些美食?

爆米花

材料:小玉米粒,油,糖。

做法:

1.小玉米粒淘洗幾遍,瀝水晾乾或用電吹風吹快速吹乾。

2.先倒入炒菜一樣多的油,油熱了放干玉米粒,蓋上鍋蓋。開中小火加熱,不一會兒便會聽到鍋里發出"嘭嘭"的爆裂聲。

3.中途可以抬起鍋,壓緊鍋蓋,晃幾下,使受熱均勻。待鍋中漸漸平靜下來,就爆好了,關火。打開鍋蓋,均勻淋灑白糖,用筷子翻拌均勻既可。

玉米發糕

主料:玉米面(黃)(200克)、陽光精選白麵包(100克)、雞蛋(1個)

輔料:綿白糖(1湯匙)、酵母粉(3克)

做法:

1.玉米面,白面按照2:1混合

2.放入一個雞蛋和一大勺白糖

3.再放入3克酵母

4.用溫水混合,不要太稀

5.放入蒸屜上,再發二十分鐘

6.發到2倍大,上火蒸二十分鐘,虛蒸2分鐘

7.切成小塊即可

蒸玉米肉餅

主料:豬肉(200克)、玉米(100克)、紅薯澱粉(15克)

輔料:胡蘿蔔(50克)、鹽(2克)、醬油(15毫升)、白鬍椒粉(2克)、花生油(10毫升)、料酒(10毫升)、香蔥(少許)

做法:

1.準備材料:豬肉一塊,胡蘿蔔削皮切小粒,玉米棒取玉米粒

2.豬肉手剁成肉糜

3.往肉糜加入鹽、醬油、花生油、料酒、白鬍椒粉和紅薯澱粉

4.用筷子把肉糜和調料攪勻,攪拌時要往一個方向使勁,把肉糜攪上勁

5.往肉糜中加入玉米粒和胡蘿蔔粒,拌勻

6.將肉餡放入盤子裡,用手指將肉餡按平

7.蒸鍋煮沸水後放入肉餅,大火蒸8-10分鐘

8.蒸好後放在鍋里燜2、3分鐘後才打開蓋子,撒上蔥粒即可。

奶香玉米汁

做法:

1.準備好玉米和牛奶,量的多少依據需要而定,喜歡奶香味重些的也可以適當添加牛奶的量。

2.玉米清洗乾淨,剝下玉米粒。

3.把玉米粒放入湯鍋中,加水沒過玉米粒約1厘米,煮約15分鐘至完全熟透。

4.煮好的玉米粒,煮好後水量會稍微變少。

5.安裝好榨汁機,啟動開關,然後從投料口放入煮好的玉米粒,放的時候水和玉米一起投入,最好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打,這樣榨出來的玉米汁濃綢度較好。

6.榨汁的過程中,汁渣會自動分離。

7.榨好的玉米汁顏色很鮮艷,也很細膩。最後加入牛奶並混合均勻,即可食用。

玉米除了用於製作各種美食,很多地方也會用來做釀酒原料。但是,同樣做玉米酒,所用酒麴、不鏽鋼釀酒設備和釀酒工藝不同,做出來的酒口感也不一樣。此外,用不鏽鋼釀酒設備蒸酒時操作不當也會給白酒帶來雜味。

製作方法:

1. 粉碎:將玉米曬乾或火炕烘乾後,用水碾或粉碎機碾成細末,篩去渣滓。

2. 攪拌:將過篩後的玉米芯粉末鋪於曬席上,加溫水攪拌,用水量掌握在每50公斤原料加水90-100公斤,攪勻後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結團。

3. 蒸料:將攪拌好的料裝入瓶內。但在裝瓶前要將空瓶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鐘後,把料投入瓶內蒸。操作時應上氣一層,加料一尼,依序加料至瓶口,待蒸到收汗松泡為止。一般4小時即蒸熟。

4. 糖化:待料蒸熟,出瓶後攤晾至料溫降到35℃左右時下曲。每100公斤原料,用曲1.75公斤。攪拌均勻後裝入缸或桶內,料溫以30℃為好,糠化18-20小時即成甜味漿液。

5. 發酵:為保證原料發酵得好,出缸後再配少許的紅糟,以及曲粉2公斤。等料溫降至30℃,再重回釀缸內發酵。發酵時第一天溫度可達33℃,第二天逐漸低,到第7天出缸時,料溫己降到27-28℃,便可提取蒸餾。

6. 蒸餾:蒸餾過程,開頭要旺火猛攻,中間保持火溫,最後又旺火蒸餾15分鐘,使料自始至終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為40-80度,最高50度,色白、氣香、味酵。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