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班族,我經常會要加班,別人朝九晚五,我可能是朝六晚六,早上6點多出門,晚上6點多回家,時不時加個班,可能就要7、8點鐘,但是還有粉絲說我日子過得很悠閒,的確是的,這份悠閒的心情全在每個人的心裡,當你覺得日子輕鬆自在、就是應該有的樣子的時候,稍微辛苦一點也並不會覺得有什麼難受,人生在世,辛苦一點怕什麼?像今天晚上加了班,差不多7:30了,一個人去找一家茶餐廳吃一頓好吃的,心情也是既放鬆又快樂,也許價格可能略微貴一點,但是生活的質感會提升不少,吃點不同口味的餐廳,品嘗一下不同地方風味的美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樂趣。
今天晚上加完班,找的是一家很普及的港式茶餐廳,店裡的風格是紅綠相間、熱鬧的市井風格,老香港的味道,座位是卡式座位。
因為我到得晚,明檔里的廚師明顯放慢了節奏,已經空閒下來了。
覺得這拼花的地板最有港式風格。
找了個位置,手機點餐,上面寫著「不剩飯不剩菜,吃多少點多少」,這也是我一向來的點菜風格,儘量根據自己的胃口點餐,寧可少一點也不要浪費才好。儘管外面餐廳點餐,尤其一個人的時候,比較難點,而且通常會點得多,所以等會大家來看看我的點餐風格吧。
餐桌的玻璃檯面上壓著店裡的十大經典菜式:蝦蛟皇,腸粉,冰火菠蘿,干炒牛河,燒鴨面,深井燒鵝,豉汁鳳爪,雲吞麵……一般的人都會點這些吧。
我今天卻偏偏點了兩種以前從來沒嘗過的小吃,懷舊碗仔翅22元,椒鹽嫩豆腐18元,加起來剛好40元,一干一濕就是我今天的晚餐了。
說起這碗仔翅,是香港街頭的一種小吃,那一根根的當然不是魚翅,而是仿真素翅,也有人用粉絲代替,但略略會有不同。
碗仔翅是一碗比較平民的家常羹湯,裡面有瘦肉絲、香菇、木耳、雞蛋,加生抽老抽高湯一起勾芡的湯底,味道還是很好的。
另一盤是椒鹽嫩豆腐,現炸的嫩豆腐,入口還燙嘴,給我的第一個感覺是廚師手藝不錯,炸嫩豆腐和炸老豆腐的要求還是不一樣的,有點避風塘的做法,油炸後用椒鹽麵包碎翻炒。
咬一口外酥里嫩,喜歡外面一層脆殼,裡面的豆腐都是燙的,第一次吃,挺好吃的。
多吃了有點淡,畢竟豆腐外麵包了一層殼之後,不易入味,我請服務員給我一點辣醬,味道又多了一種。
今天的晚餐,兩個基本都是素的,一碗素翅配一碟椒鹽豆腐,剛好是我一個人的食量。
配著辣醬吃有點太辣。
我又自己去倒了一碟醋,覺得蘸著醋吃,解膩多了。
我最後的戰果,還有兩粒豆腐,等會我會把它們吃完,光碟了再走的。
茶餐廳里的這兩樣小吃你吃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