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列腺癌擴散時,它最常擴散到骨骼。儘管尚未擴散的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但一旦疾病擴散到骨骼,則5年生存率僅為29%。現在,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的一項研究發表在《癌症免疫療法》雜誌上提出了一種針對這些骨轉移的新方法,或者可能是兩種新方法:儘管針對原發性前列腺癌的靶向療法和抗癌免疫療法並未取得特別成功,但研究表明,這兩種方法都可能有效地對抗生長的骨轉移實際上,骨轉移的類型可能決定了哪些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最有效。
轉移性骨疾病有兩種類型:溶解性轉移(其破壞骨組織)和破傷性轉移(利用癌細胞形成新的骨樣組織)。目前,骨骼轉移是溶骨性還是破骨細胞性都無所謂-它們都以相同的方式治療。但是目前的研究表明,這兩種類型的轉移的遺傳和細胞形態是不同的,提供了不同的藥物靶點並提出了不同的治療方法。
論文的第一作者克萊爾·艾勒說:「遺傳和免疫檢查點的變化就像在其他實體瘤中所見的那樣,使得有可能將新策略應用於患有轉移性骨病的前列腺癌患者。」 CU癌症中心研究人員實驗室學生,紙質高級作者Philip Owens博士。
裂解轉移的特徵是在稱為pAKT的遺傳信號和其較大的信號通路PI3K-AKT中的過度活躍,這兩者都是其他癌症藥物開發的目標。同時,原始病變在另一種稱為pSTAT3的遺傳信號及其信號傳導途徑JAK-STAT中具有過度活性,而FDA批准的藥物已經存在。
「令我震驚的是,bLAST患者中pSTAT3的增加。我期望這些骨生成(胚性)病變幾乎沒有特定目標。我很高興我錯了,因為這些是前列腺癌中最常見的病變病人,」艾勒說。「如果我們有更多的數據顯示出良好的反應,我很希望看到STAT3抑制劑可以用於小兒型患者。」
重要的是,兩種類型的骨轉移瘤也具有預測對免疫療法反應的特徵。醫生和研究人員將原發性前列腺癌稱為「感冒」,這意味著它們往往不會引起免疫反應。但是,破骨和溶解性骨轉移均具有高水平的PD-L1蛋白,這可能意味著它們更有可能對稱為檢查點抑制劑的一類抗癌免疫療法產生反應。
Owens說:「我們研究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我們開發了一種可以直接測量骨轉移中免疫療法和通路靶點的測試。」 「這很重要,因為我們有可能將其作為一種測試來確定一種免疫療法,哪種免疫療法最適合單個患者,一次就能真正提供個性化療法。如果我的骨頭有轉移性疾病,我想病理部門知道他們希望對我進行治療的免疫療法在他們希望治療的組織中具有良好的靶標水平。」
該小組現在專注於在溶解性和破骨性骨轉移的小鼠模型中測試療法,以確定最有前途的藥物和藥物組合。
歐文斯說:「靶向途徑的療法可以與免疫療法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我們真的不知道是否或如何將它們結合起來。」
以前,該領域假設可以將骨轉移瘤與原發性前列腺癌一樣對待。現在,當前的研究表明情況並非如此,甚至可以查明各種類型轉移的信號傳導途徑和免疫學弱點。如果這些發現經受住了正在進行的工作的考驗,那麼研究的方向可能是針對這些轉移的新療法和藥物組合,它們代表了前列腺癌最危險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