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 | 飼料中全面禁止抗生素,養殖行業如何提前應對?

2019-08-05     鄉村之聲三農中國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94號公告,決定停止生產、進口、經營、使用部分藥物飼料添加劑。與此同時,獸藥生產企業停止生產、進口獸藥代理商停止進口相應獸藥產品,同時註銷相應的獸藥產品批准文號和進口獸藥註冊證書。

就在前不久,農業農村部還公布了《關於2018—2021年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飼料端「禁抗」,養殖端「減抗、限抗」,已成為大勢所趨。那麼,這些變動將會給飼料行業和養殖行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第194號公告公告要求,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公告一出,立即引起大家的討論。有人奇怪,為什麼要「禁抗」呢?

我們知道,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藥物添加劑作為飼料添加劑,就已經開始應用於畜牧業的生產。正確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最大程度地提升了治療和預防動物傳染病的可能性,這使得規模化養殖有了實現的基礎。

50多年來,畜產品從奢侈品成為價廉的日常食品,飼料藥物添加劑的功勞不可否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抗生素的濫用也引發了種種問題。正如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武書庚所說,飼料藥物添加劑本質上是抗生素,因此使用必須規範;若不規範使用,則會引發獸藥殘留超標、細菌產生耐藥性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等問題,對食品質量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嚴重的風險隱患。現如今,市場對於畜牧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這些藥物添加劑,自然不符合社會的要求。因此,飼料『禁抗』、藥物『限抗』已經是大勢所趨。

然而,「禁抗」的到來,也引發了很多人的疑問。對於養殖戶來說,很多人擔心,「禁抗」之後,畜產品的產量是否會下降?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很多人卻擔憂,「禁抗」的到來,會使得畜產品的價格大幅提升?

對於這個問題,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大部分人都認為,「禁抗」帶來的影響並沒有大家沒想像中那麼大。首先,我們從產量上來講。有研究數據表明,使用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一般比不使用的對照組增產5%-25%。不過,這一數據並不能代表全部,畢竟有的產品過分誇大其作用,真正的功效並不會這麼突出。

另外,牲畜產量的快速增長有很多因素,從育種到科學的營養配比,再到飼養環境的管理,都有重要的作用。促生長類藥物添加劑只是影響產量的因素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預防動物的應激反應,動物不生病、少生病,當然就長得好,產量自然也會高。但預防疾病不只有藥物飼料添加劑一種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使用替代藥品都是可以的。

接下來我們再從消費者的角度談。不得不承認,畜牧產品的質量一旦提高,其價格也會跟著有所提升。但是,在如今的市場中,消費者對品質的需求早就超過了對低價的需求,這些綠色產品換來的是消費者身體的健康,又有什麼不值得呢?況且,沒了藥物飼料添加劑,還會有更加先進的方式保證動物健康,牲畜也不會因為生病而大量死亡,更不會因為減產而導致市場價格的大幅上漲。

可以看出,想要在「禁抗」之後保障市場的平穩,最重要的一點還在於,找到藥物飼料添加劑的替代方案。對此,中國農科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武書庚表示,「抗禁」後的替代方案還是比較成熟的,主要是通過提升管理水平,儘可能消除疫病產生和傳播的環境。說白了,就是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預防保護。只有做到這三步,牲畜的健康才能得到紮實保障。

實際上,藥物飼料添加劑的濫用,和管理水平低是有關係的,如果管理水平跟上,養殖場的環境、衛生等各種條件都比較好,本來就不應該也不需要總是用藥。問題是,一些人不願意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提升管理水平,只好通過大量用藥防止疫病的產生和傳播。農業農村部已經給出了禁抗、限抗和減抗的時間表,也是期望推動畜牧養殖業綠色發展,更上一層台階。

記者編輯:韓曉

統稿編輯:李偉民

責任編輯:曹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PRAUYWwBUcHTFCnfic07.html




柱子上學記

2019-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