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太過於善良的人,往往是被欺負的對象。
公司新來了個實習生小張,他就是這樣一個人,性格軟弱、樂於助人。
自從他來到公司之後,對於同事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甚至經常為了幫同事完成工作,一個人加班到深夜。
一天,小張自己的工作量太大,便沒能幫同事及時完成工作。誰知,同事聽說之後,頗為不滿,言語之間滿是嗔怪。
小張聽完,心裡委屈極了,嘴上卻還是不停地在致歉。
明明是在幫別人忙,為何反而自己要道歉呢?這其實已經不是善良,而是被人欺了。
在現代教育中,很多大人總是教孩子要善良,卻從不教他們要滋養自己的鋒芒。而從小接受這種教育的孩子,長大後都成了小張。
表面上看是別人口中的好人,但其實經常忍受委屈,過得越來越窩囊。
我爺爺經常告誡我一句話:人要善良,但同時也一定要有自己的鋒芒,否則,很難在這個粗鄙的世界中生存。
對於為何要有自己的鋒芒?爺爺說了四種原因,你聽聽看有沒有道理:
【一】你以為的善良,其實只是懦弱
爺爺說,善良是種美德,但如果善良沒有長出自己的稜角,那就是懦弱了。
生活中,好說話的人,會被當成沒脾氣;
心眼太好的人,會被當成缺心眼;
而心腸太軟的人,更會被當成軟柿子捏。
人都有一個劣性,對於強者心生畏懼,對於弱者卻總有著可以征服的優越感。這也是為什麼越是善良的人,越是容易被人欺負的原因。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良心,讓我們變成了懦夫」。太善良的人,都被上了一把良心的枷鎖。
總是習慣退讓、習慣吃虧、習慣委屈求全,卻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是一個有權利表達自己的人。
然而,如果你不會表達自己,那麼你所謂的善良,傳達出的不是善意,而是你的愜意。
在赤裸裸的告訴別人,你很軟弱,可以隨時被欺負。
所以說,贈人玫瑰,不一定非要手有餘香。善良的人,要學會減少一些「善解人意」,切勿讓自己在人群里低到了塵埃。
【二】吃虧是福沒錯,但總吃虧哪兒來的福
爺爺的這個觀點,年少時的我並不太理解。直到參加工作後,見到同事小劉的職場表現,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
小劉是一個踏實肯乾的老實人,秉持著吃虧是福的人生理念,公司中最難做的項目、最難搞的客戶永遠在他那裡。
雖然小劉每次都能順利的完成項目,但因為難度大、耗時長,給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並不好。
相反,那些接手一些輕鬆項目的同事,每次都能快速完成工作。積累了不少人脈的同時,業績也穩步上升。
所以,看起來小劉是全公司最辛苦的人,但他的業績卻也是最差的。公司的一些表彰、加薪、升職等好事,也從來與他無關。
小劉的事例告訴我們:吃虧是福,但你如果想要有福,絕對不可能通過吃虧這條路得到。
人生在世,尤其是在職場中,該忍讓的時候要忍讓,但該強勢的時候也要強勢。
如果一味的退讓吃虧,不為自己爭取,那麼好事便永遠輪不到你的頭上。
【三】多餘的犧牲,人家不懂心疼
俗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對於一些貪得無厭的人來說,即使你傾盡了自己的所有,也不會換來他對你的一丁點感恩。
對此,爺爺也表示:不是每一個人都值得自己去善待,千萬別對那些不值得的人,做出任何多餘的犧牲。
的確,人與人相處,不免存在差異,需要犧牲一下自我去求同。但也不能因此過度犧牲,讓自己成為一個「付出者」的角色。
一味的犧牲,在別人眼裡便會成為理所當然。一旦有一天你不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不僅不會感恩,反而還會反咬你一口。
所以說,不要讓你的善良,成為別人的理所當然。也許你從不要求回報,但他人未必會心疼你的犧牲。最後,反而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善心。
【四】你有多好,人家就能有多壞
最後,爺爺告誡我:在好人那裡要做好人,但在壞人那裡,一定要有自己的鋒芒。因為,當善良沒有了烈性,便是在助長邪惡的風氣。
電視劇《延禧攻略》的女主魏瓔珞有一句經典台詞:「人心存良善,更應懂自保」,與爺爺的觀點正好相得益彰。
過於善良的人,會讓自己變得沒有底線和原則,進而讓一些沒有良知的人得寸進尺。
對於他們來說,你的善良便是你的致命缺陷。因為這個缺點,你不懂得拒絕,所以總會提許多無理的要求;你也不會生氣,所以總是以挑逗、捉弄你為樂。
這便是一個讓人心酸的社會現實:你越是好的毫無保留,別人越是壞的毫無底線。
所以說,人要做一個溫良卻並不溫順的刺蝟,不主動去傷人,但當別人侵犯時,你也要有保護自己的武器。
聽完爺爺這些話,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單純的善良,無法跟奸人搏鬥,只能一味的被傷害。因此,要學會做一個聰明的善良人。
雖然不能奢求自己的善良都能不被辜負,但至少要學會不千篇一律的對誰都好。
讓自己的善良藏著鋒芒,不委屈自己,才能讓他人對善良心生敬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VbccW8BMH2_cNUgPQ_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