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清明前後用它來煮魚,三兩天一鍋,吃完全身暖和,鮮爽不油膩。有一道菜,我們家從年頭吃到年尾,每逢節日的到來,都會煮上一鍋。這個菜便是煎豆腐煮魚,我從小的時候就開始吃,一直吃到現在,以後也將繼續吃下去,魚和豆腐就好像固定搭配一樣,它們倆彼此成全。
家裡的豆腐煮魚總是更好吃,其實離不開一點,火候。農村做飯一般都是柴火,中國人做菜本身就很講究火候,當地早就有「千滾豆腐萬滾魚」的說法。只要火候到位,慢慢煮,魚和豆腐的滋味就會顯現出來,豆腐和魚都屬於那種耐煮的食材,費的時間也比較的長,是典型的「工夫菜」。
掌握了火候,其實就是學會了做這道菜, 我家做魚就愛這麼吃,幾十年來吃不膩,又香又鮮,比紅燒魚更下飯。喜歡吃豆腐的朋友,一定不能錯過經典菜煎豆腐煮魚,那味道簡直美極了。豆腐雖說是「植物蛋白之王」,可是卻缺少人體必需的胺基酸—蛋氨酸,把它和魚一起燉,就能彌補這一缺憾。
這道煎豆腐煮魚,是一道老少兼宜的菜,其中鈣元素較多,常吃有利於老人和孩子吸收鈣質,預防佝僂病和成人骨質疏鬆症。煎豆腐煮魚,我選用的魚是河裡釣回來的野生魚,為了能夠延長它的食用時間,都已經煎至兩面金黃,這也是農村保存魚的重要方式之一。
豆腐是自家剛用黃豆打的,豆腐的嫩度適中,既不會像嫩豆腐一樣一拿就破,也不會像老豆腐一樣,口感偏硬,家裡的豆腐煎過以後,裡面比較的柔軟,但是外表比較的勁道,這樣煮再久它也不會破碎,吃起來既有勁道,湯汁又特別的鮮美,比經常吃的紅燒魚更下飯更開胃。
【煎豆腐煮雜魚】
食材準備:雜魚200克、煎豆腐400克、小米辣3個、蒜瓣3個、薑片5片、芹菜葉
輔料:菜籽油、鹽、生抽2勺、老抽1勺、白糖、少許的香醋、雞粉2克
製作過程:
1、雜魚是從河裡釣回來的,鯽魚、小白條都有,清洗的時候,為了方便就把有些魚的頭去掉了,用菜籽油把它煎好就可以了。
2、鍋中放入菜籽油,把切成塊的豆腐放進去開始煎,煎至兩面金黃的時候,找一個大一點的碗,把它盛出來瀝干水分。
3、鍋里放入菜籽油,把切成圈的小米辣,蒜瓣還有薑片,都放入鍋中爆香,接著倒入煎好的魚開始進行調味。
4、放入鹽少許的生抽、老抽調底色,再放入香醋,接著放入白糖,炒至入味,放入開水,水要一次性加夠。
5、加入煎好的豆腐,開始煮就可以了,中火慢慢煮至香味出來,再用小火開始煮,豆腐越煮味道會越鮮,口感也更好。
6、出鍋之前放入雞粉2克進行提鮮,找一個大碗,把煮好的豆腐雜魚全部裝進去,再放入一點芹菜葉點綴一下就可以了。
食刻tip:
1、煎豆腐的時候,很多人不是煎黑了,就是豆腐破碎,這裡教大家一個小技巧,豆腐放進去之前,放入一點鹽,下鍋以後不要動,定型以後再翻面。
2、煮魚的時候,湯汁一次性要加夠,這樣燉出味道的時候,湯汁就會特別的鮮香,中途加水會改變它整體的味道。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