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7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2024-06-25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方琳、通訊員高翔)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召開。華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7個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徐明厚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煤/生物質燃燒過程PM2.5生成與調控」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項目成果已在大型燃煤/生物質發電機組示範應用,實現了顆粒物和有毒痕量元素的高效聯合脫除。

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尹周平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新型顯示器件高解析度噴印製造技術與裝備」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項目成果已應用於新型顯示龍頭企業和科研單位,支撐成果轉化企業入選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與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產生了重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華民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大容量鋰離子電池精準製造核心技術與裝備」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研製的裝備實現了完全自主可控,應用覆蓋全球鋰離子電池的主要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全球領先,確立了我國大容量鋰離子電池製造技術的全球領先優勢。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文勁宇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新型電力系統大規模鋰電儲能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團隊與國內行業主要企業合作,率先建成首個分布式和集中式百兆瓦鋰電儲能里程碑電站,引領了鋰電儲能跨越式發展;研發了鋰電儲能系列產品,開發了儲能規劃軟體,均已在工程實際中得到推廣應用。

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閆大鵬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工業級高功率光纖雷射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團隊開創了圓形改性雙包層大模場光纖雷射器體系,自主研製了6大類200多個品種工業級光纖雷射器,涵蓋了雷射製造亟需的各種高端光纖雷射器。

數據存儲已成為關係國計民生安全的IT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馮丹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高效可靠的海量數據存儲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項目技術成果成功應用於部分廠商,在金融、通信、安防等關鍵行業逐步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陳莉莉教授團隊完成的項目「骨性錯頜畸形防治新技術體系的創建與臨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團隊歷經17年醫工交叉持續攻關,創立畸形早期精準預防新策略、創新正畸加速新技術、創建健康輕力矯治新體系。產品在19個國家的2000多家口腔診療機構推廣應用,受益患者超過200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53f8d9981556ad81a47e68af3edee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