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美食大搜羅,吃過一半請接受膜拜

2019-06-03     美食延安

一說起陝西美食,

99%的人腦子裡充斥的都是:

涼皮、肉夾饃、羊肉泡饃、biangbiang面……

BUT!!

你以為就只有這些?

實際上,在陝西各地,這些美食僅僅算是敲門磚,

在其他城市裡

還有很多被當地人「私藏」了的冷門美食,

名氣不大,味道確實超級贊!

絕對不容錯過哦~

延 安 · 陝 北 年 糕——回味無窮的「年年糕」

陝北年糕,俗稱油糕,是陝北古老而傳統的手工熟食製品,也是陝北人逢年過節,招待親朋好友必不可少的理想佳品。

在革命戰爭年代,陝北的糜子、穀子養育了中國的革命。「這段難忘的歷史,讓陝北特有的糜子、穀子散發出悠遠的清香。

像陝北漢子那樣生命力頑強的糜子是年糕的主要原料,「軟個溜溜的油糕胡麻油兒炸,親朋好友坐一躂」,說的就是這盤軟糯香甜的年糕。

延安特色小眾美食:甘泉豆腐乾、富縣油糕、麻湯飯、米酒、雞血花、陝北四碗、綠豆涼粉、棗餅等。

西 安 · 梆 梆 肉——老西安的重口味

梆梆肉絕對是「最西安」的一樣傳統風味小吃了,且不說它百年的歷史,或許唯有老西安人才懂得梆梆肉的特別之處。

梆梆肉是由豬大腸作主料,配以豬心、豬肝、豬肺等內臟。肉嫩味醇、薰香濃郁,入口細嫩光滑而筋道,綿延不絕。

最早的梆梆肉出現在西安東關和南城柏樹林一帶,經營者出售時身背橢圓形的木箱,手執木魚狀的木梆邊敲邊喊,沿街叫賣,故而得名。

售賣「梆梆肉」的店家,定是同時經營葫蘆頭泡饃的,畢竟這兩樣都是以豬大腸為主料的。來一碗葫蘆頭,再來個「全拼」,對於老西安來說,兩個字:忒色。不過,這種重口味美食,一般人難以接受。

西安小眾特色美食:賈三灌湯包子、葫蘆頭泡饃、德髮長餃子宴、德懋恭水晶餅、葫蘆雞、黑河烤魚等。

寶 雞 · 扶 風 一 口 香—吃一碗看一碗,你能吃幾碗

作為西府美食的代表,寶雞好吃的真是非常多!不過,還是首推扶風一口香。

「扶風一口香」是在岐山燥子面的基礎上精工細做,突出紅黃白綠黑五色,具有「薄、勁、光、煎、稀、汪、酸、辣、香」九大特點。

吃一口香,想要吃飽,你就得一碗一碗接著吃。一頓下來,你可能都數不清吃了到底多少碗,難免得"吃一碗看一碗"的給自己占著。

寶雞小眾特色美食:岐山擀麵皮、扶風鹿糕饃、張載禮面、隴縣馬蹄酥、豆花泡饃、柿麵糊塌、寶雞茶酥、麟游血麵條等。

咸 陽 · 三 原 蓼 花 糖——慈禧最愛的風味小吃

起初,蓼花糖其實被人們稱為「棉花糖」。因食者交口稱讚:「撩,撩得太!」故又稱為「撩花糖」。

慈禧太后到西安,地方官吏將「撩花糖」作為地方名貴食品貢奉,慈禧太后見「撩花糖」的形狀酷似她在草原上見過的一種蓼花果實,遂云:「乾脆叫它蓼花糖,既形象,又別致」。從此,人們便改稱為「蓼花糖」,列為貢品。

三原蓼花糖呈圓鼓槌狀,個大體輕,咬開後,裡面是雪白細膩的蜂窩狀糖心。與吉林福源館蓼花糖、河南安陽蓼花糖並列,為我國三大著名蓼花糖。

咸陽小眾美食:秦都匯通面、武功旗花面、乾縣驢蹄子面、彬縣御面、三原疙瘩面、禮泉烙面等。

銅 川 · 西 紅 柿 泡 饃——解鎖泡饃新吃法

地處關中與陝北過渡帶的宜君縣,因一千多年前的大唐帝國君王在此興建避暑行宮,而有「宜君」之稱。當地的西紅柿泡饃堪稱一絕,令人垂涎三尺。

冬天的時候,家家戶戶生火爐子,將烤的外焦里酥的饃就著西紅柿醬一起吃,也就慢慢的演變成了一道絕佳的特色小吃。

當地還有一種綠色的饃饃,是用野生的苜蓿菜和菠菜配合上等的麵粉蒸製而成的,麥香味伴隨著苜蓿的味道,掰上一塊,往西紅柿醬里一泡,那味道,真是酸辣可口!

銅川特色小眾美食:耀州雪花糖、陳爐酸湯餄餎、耀州窩窩面、耀州鹹湯面、宜君耳朵套、刀犁面等。

渭 南 · 澄 城 麥 子 泡——紅白喜事流傳下來的小吃

麥子泡是澄城本地的特色小吃,色澤油紅,濃香撲鼻,像一碗內容豐富略顯湯多的亂燉。

麥子泡以前是地方的農家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或者紅白喜事的時候才吃。碗里是紅油辣子,熱氣騰騰,吃的人是滿頭大汗,無形中增添了紅白喜事的熱鬧勁。

用麥子泡泡饃吃,雪白的饅頭掰成塊,一塊塊扔進去,在紅油里打個滾,看著紅,實際並不辣。

渭南小眾特色美食:渭南時辰包子、華陰大刀面、大荔帶把肘子、大荔棗肉沫糊、蒲城面辣子、合陽踅面等。

榆林 · 靖邊羊肉剁蕎面舌尖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剁蕎面,顧名思義,用到剁出來的蕎麥麵。剁蕎面是陝北婆姨們的看家本領,各家都有各家的特色。

風乾羊肉湯是將山羊羯子肉刮成條,在陰涼通風處風乾,然後切碎丁製作湯料。熟透後放入少許土豆丁即可,這種湯內的干羊肉丁口感筋道愈嚼愈香。

將用野生柞檬兒做的酸湯澆在剁面碗里,頓時濃香撲鼻,食之只覺麵條堅軟細滑、湯鮮味美,酸的開胃、爽的過癮。

榆林特色小眾美食:鐵鍋燉羊肉、棗果餡、蕎面餄餎、佳縣手工掛麵等。

漢中·略陽羌英罐罐茶——古羌族的精緻「茶料理」

羌英罐罐茶是略陽獨有的傳統茶點,常被做為一種表示親近的上乘禮遇,極具民族和地方特色。

罐罐茶是類似於關中油茶的一道早點,茶葉是其中的一味重要的「調料」。略陽人的一天,都是從這一碗罐罐茶開始的。

自古以來,漢中的略陽、寧強等地都是羌族人的聚居地,罐罐茶從羌人的飲茶習俗演變而來,歷經千年最終發展為一道羌族特色美食。

漢中特色小眾美食:漢中熱麵皮、菜豆腐、寧強核桃饃、上元觀紅豆腐、石門麻辣豆瓣魚等。

安 康 · 石 泉 豆 腐 乳——每家都會做的「東方奶酪」

石泉紅豆腐歷史悠久,有「東方奶酪」之稱,也叫豆腐乳,是當地傳統的特產之一。

每年到了冬天,石泉人都要為自己家製作一年的豆腐乳,不論在家還是在飯店吃飯,都喜歡來點豆腐乳,就著米飯或夾於饅頭餅子中,很是開胃。

用小塊的豆腐做坯,經過發酵、腌制而成,味道鮮美奇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慾,是人們常用的食品。同時又是享飪的佐料,風味別具,回味無窮。

安康特色小眾美食:蒸面、漿粑餅、石泉鼓氣饃、漢陰白火石氽湯、漢陰炕炕饃、嵐皋魔芋豆腐等。

商洛·神仙涼粉—神仙葉子做涼粉,神仙涼粉賽神仙

在商洛,「神仙葉子做涼粉,神仙涼粉賽神仙」,這句順口溜流傳很廣。咥一碗「神仙涼粉」,那感覺真的是賽過「神仙」。

神仙葉涼粉在商洛當地可謂家喻戶曉,是用「神仙葉樹」的樹葉做的。「神仙葉樹」的學名叫二翅六道木。

將做好的神仙涼粉切成塊或條放在碗里,澆上備好的調料湯即可食用。最好是大蒜辣子酸菜湯,吃起來清涼爽口,別有一番風味。

商洛特色小眾美食:柞水洋芋糍粑、包穀饃、鎮安粉皮炒臘肉等。

楊 凌 · 蘸 水 面——一清二白的褲帶面

西北人愛吃的麵食各有特色,但楊凌蘸水面概括起來只有20個字:「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湯麵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楊凌蘸水面形似褲帶,又稱「褲帶面」,因傳於后稷的誕生地——楊凌而出名,位居陝西八大怪之首。

楊凌蘸水面的面和湯是分開的,吃的時候從大面盆里夾出寬厚且長的麵條拉到碗里的湯中,然後夾著麵條一口一口地咬著吃。

楊凌特色小眾美食:旗花面、大刀撥面、扁豆面等。

韓城·小餛飩——此餛飩不是彼餛飩

在韓城當地,臊子餛飩是招待貴客的名吃。逢年過節、男婚女嫁、老人過壽、喬遷、接待貴客等的第一頓飯必須是餛飩。

但是,此餛飩不是彼餛飩!青花瓷碗里一個個指甲蓋般大的迷你小餛飩潔白如玉,形如蝴蝶,裡面只包著一丁點菜餡。

小餛飩捏好後,先上屜蒸熟,然後倒在大篦子上抖散、晾涼。這樣能久放不壞,甚至能保存一個冬天。

韓城特色小眾美食:羊肉胡餑、菌湯煮饃、油坨子燴菜、韓城紅甜面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陝西的美食真是數不勝數,

以上列舉的這些也僅是冰山一角,

你全都聽過或吃過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7Qv8XmwBUcHTFCnf_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