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Dora,從事谷歌SEO超過10年時間,為7-Eleven、微軟、騰訊等集團提供Google SEO營銷顧問服務。點頭像關注,有需要直接留言即可,感謝。
說一些我遇到的一些情況,可能算不上是誤區,做個參考就行。
廣告投放上的問題:做外貿推廣基本都避不開廣告的投放,谷歌Ads、各類信息流廣告等等。但是遇到很多外貿公司開了廣告帳戶之後,會把帳戶交給公司的某個業務員或者文員、助手一類地去投放。
這個做法一定不要有,廣告投放是個獨立的工作崗位,而且這類廣告可是時時刻刻都在花真金白銀買流量的。
每天幾個點擊無效,可能幾十甚至幾百美元就出去了。一天還好,一個月呢,一個季度呢?
先不說浪費了多少廣告費,這個時間成本對企業的傷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如果是有類似需要的公司,建議還是招聘一個這個崗位的人,讓他去做會比較好。
如果招聘不到,那選擇外包服務或者和別人合作都可以,就是別把這個事交給完全不懂的人去搞。
詢盤對接的問題:一些電商類的網站還可以,對客服的依賴不是很大,無非是一些售後問題或者是產品諮詢問題。
這裡要說的是那種對客服依賴很強的企業,比如製造業,你的客戶不會直接在網上什麼都不問就直接下訂單的,要客服的跟進和對接才行。
很多公司會選擇讓線下的銷售去接這些網際網路的流量,線下傳統的銷售雖然業務能力很強,但是他們普遍沒有開發網際網路客戶的經驗。
就拿廣告投放進來的客戶來說,這類客戶雖然有一定的購買意向,但是他們對企業本身是沒有任何信任度和耐心的,這就要求客服要在第一時間馬上跟進,才又可能促成後續的轉化。
見過一些傳統的銷售跟單,對網際網路客戶也是什麼時候想起來才去跟一下,或者是根本看不上這種網際網路來的客戶,覺得是小單,沒必要跟進。
這個思維萬萬要不得,建議企業還是針對網際網路投放部門專門配置1-3個客服,這個客服很大程度上和傳統的銷售部門是分開的,應該歸屬於投放部門負責。
每天隨時跟進,而且要隨時和廣告投放人員反饋流量是否精準,投放就要馬上調整策略,這才是網際網路推廣的套路。
企業本身的態度問題:對一些本來主攻線下銷售的企業來說,他們本身沒有網際網路的思維和理念,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簡單來說,同樣是賣東西,網際網路有網際網路的套路,線下有線下的套路,完全不一樣。
線下銷售是否能成功,可能取決於你的市場占有率、銷售的人脈關係、市場的開發能力等等。
但是網際網路不是,在網上做生意更多的是取決於對流量的把控、對用戶興趣的把控上。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短視頻平台前段時間爆火的幾款洗衣液。
洗衣液作為一個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行業,線下打法一定是開發商超渠道、搞定幾個大的渠道商。但是網際網路不是,網際網路要做的是對產品進行重新包裝、對產品做文化上的升級。
同樣是洗衣液,線下可能更需要大瓶實惠裝,但是網際網路賣爆的是50毫升小瓶裝。算下來利潤要比幾升的大桶水利潤還大。
但是這個品不會像線下那樣一賣就搞幾年,三個月左右馬上換新的品去打。
短生命周期,高速疊代,才是網際網路的做法。在網上沒人想做百年老店,要的就是不斷的爆款,不斷的選品、換品。
這對企業的考驗其實是很大的,能不能配合營銷部門調整生產線?老總決策的果斷性有多大?
想看看情況再說?想等銷量上來再去生產?抱歉,那個時候早就進不去市場了,因為市場已經飽和甚至這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已經結束了。
產品同質化的嚴重和跟進模仿的成本之低,是很多傳統廠家無法想像的。就好像上面說的洗衣液一樣,無非是個塑料瓶子,模仿這玩意兒有什麼技術難度嗎?拜託,我們作為一個生產大國,找能做包材的廠家簡直不要太容易。
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生意。